[实用新型]管件一序多孔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4789.1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7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胡凡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B21D28/2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42177***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件一序 多孔 冲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管件一序多孔冲压模具,包括上模结构和下模结构;所述上模结构包括上模板、第一冲子和上模;所述下模结构包括下模板、第二冲子和下模;所述上模结构与下模结构之间分别左右对称设有第一斜楔结构和第二斜楔结构;第一斜楔结构和第二斜楔结构都分别由上下相配合的楔形结构组成;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有凹模芯轴,凹模芯轴通过凹模芯轴固定座和凹模芯轴固定板固定安装在下模板上;所述第一斜楔结构内侧滑动设有第一冲子;所述第二斜楔结构内侧滑动设有第二冲子。针对管件一序多孔加工,减少了冲压加工工序,避免了多次换模和设备占用,节省了人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保证了产品质量,提升了产品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冲孔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件一序多孔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汽车零件使用管件,对管件进行成型并在管件上加工对应的安装配套孔就能符合汽车相关零件的装配要求。现有管件,需要加工多个孔不对称的孔。对于管件上孔的加工,冲压冲孔工艺效率最高,但冲压工艺一般只能实现同一方向孔的冲压加工,针对不同角度的孔,只能使用不同的模具,造成多次装夹,多次换模,多人操作,影响产品精度,增加设备投入,人工投入和降低了产品加工节拍。要改进这些缺点,就需要对冲孔模具进行优化改进,以实现不同方向上多个孔的同时冲压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同方向上多个孔的同时冲压加工,节省人力,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合格率的管件一序多孔冲压模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技术方案为管件一序多孔冲压模具,包括上模结构和下模结构;所述上模结构包括上模板、第一冲子和上模;所述下模结构包括下模板、第二冲子和下模;所述上模结构与下模结构之间分别左右对称设有第一斜楔结构和第二斜楔结构;第一斜楔结构和第二斜楔结构都分别由上下相配合的楔形结构组成;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有凹模芯轴,凹模芯轴通过凹模芯轴固定座和凹模芯轴固定板固定安装在下模板上;所述第一斜楔结构内侧滑动设有第一冲子;所述第二斜楔结构内侧滑动设有第二冲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管件一序多孔加工,减少了冲压加工工序,避免了多次换模和设备占用,节省了人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避免了因多次装夹所带来的潜在失效,起到了防错的效果,保证了产品质量,提升了产品合格率。使用本模具,减少了设备的占用量,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产品加工节拍,提升了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被加工管件上孔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上模板1、第一冲子2、上模3、下模板4、第二冲子5、下模6、第一斜楔结构7、第二斜楔结构8、凹模芯轴9、凹模芯轴固定座10、凹模芯轴固定板11、第一组孔12、第二组孔13、第三组孔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47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板凹槽整形模具
- 下一篇:一种碳化硅复合陶瓷微晶磨料生产专用筛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