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器外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5682.9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6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雷作钊;罗天生;叶美琴;罗南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F16D25/06;F16H61/3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徐剑兵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器 外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变速器外部结构,所述中间轴包括第一中间轴以及第二中间轴,所述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器块以及第二离合器块,所述离合器为双向驱动离合器;所述输入轴穿设于离合器内,所述第一离合器块分别通过齿轮与第一中间轴以及第二中间轴的一端相连接,还包括液压系统以及取力器,所述液压系统以及取力器均设置于壳体外,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控制单元、液压蓄能器以及液压泵,所述液压控制单元、液压蓄能器以及液压泵均固定于壳体上,所述液压泵通过管道连接于液压控制单元,所述液压蓄能器连接于管道上,所述液压泵固定于壳体上,所述第二中间轴与取力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该变速器外部结构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器外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变速器的壳体外部加载输出装置,如取力器,或者装设液压系统,来实现内部离合器的功能,变速器能实现的功能越多,壳体外部的结构越为复杂,装配以及生产制造的过程中难度就越大,变速器所占空间越大。因此,实现紧凑型的变速器外部结构是目前函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变速器外部结构,来解决变速器外部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外部结构,包括壳体、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以及离合器,所述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均穿设于壳体中,所述离合器设置于壳体内,所述中间轴包括第一中间轴以及第二中间轴,所述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器块以及第二离合器块,所述离合器为双向驱动离合器;
所述输入轴穿设于离合器内,所述第一离合器块分别通过齿轮与第一中间轴以及第二中间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中间轴的另一端通过齿轮与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中间轴的另一端也通过齿轮与输出轴相连接;
还包括液压系统以及取力器,所述液压系统以及取力器均设置于壳体外,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控制单元、液压蓄能器以及液压泵,所述液压控制单元、液压蓄能器以及液压泵均固定于壳体上,所述液压泵通过管道连接于液压控制单元,所述液压蓄能器连接于管道上,所述液压泵固定于壳体上,所述第二中间轴与取力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块、第二离合块以及设置于第一离合块以及第二离合块之间的活塞单元;
所述活塞单元包括双头活塞体和腔体,所述腔体设置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所述双头活塞体的一端设置在腔体内将腔体分隔为第一液压腔以及第二液压腔,双头活塞体的另一端位于腔体的外部;
所述第一进油口与第一液压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油口与第二液压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液压腔以及第二液压腔分别连接于液压控制单元,液压控制单元分别控制第一液压腔以及第二液压腔内的压强使双头活塞体向第一离合块或第二离合块方向移动,双头活塞体设置于腔体外的一端驱动第一离合块或第二离合块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轴的个数为三个以上,所述第一离合器块分别通过齿轮与各中间轴的一端相连接,各中间轴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齿轮与输出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的个数为两个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方固定有吊环。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两侧以及底部上均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环状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输入轴从环状连接盘处伸出壳体用于与发动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泵通过电机托架固定于壳体上,电机托架内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液压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56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B柱横梁总成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移动抽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