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传统水源喷洒屋面降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6020.3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6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刚;李健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建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3B3/02;E03B11/00;E03B11/16;E04D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统 水源 喷洒 屋面 降温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非传统水源喷洒屋面降温系统,包括喷洒系统和温度信号恒压供水系统,还包括雨水和空调冷凝水处理存储水箱,温度信号恒压供水系统根据建筑屋面面层的温度上限值、将雨水和空调冷凝水处理存储水箱内的水提供给喷洒系统,喷洒系统将水喷洒至建筑屋面面层上进行降温,当建筑屋面面层的温度降低至设定的下限值时、温度信号恒压供水系统停止供水。本实用新型利用天然降水和空调冷凝水作为技术中的水源来源,采用温度控制方式实现自动而精确的控制。收集屋面雨水降低城市雨水管网排水压力;最大限度利用天然降水,减少自来水消耗;采用温度控制模式可高效利用水资源;可实现屋面表面平均温度降低10℃左右,降低顶层空调能耗近2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节能领域,涉及雨水收集系统和喷洒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非传统水源喷洒屋面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表面采用可吸水的建筑材料铺装,利用材料吸收的水分蒸发带走太阳辐射热,减少通过屋面进入室内的热量降低空调负荷,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技术。屋面太阳辐射最强烈,也因此导致建筑顶层建筑热舒适性差,空调能耗大。淋水降温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降低顶层的空调能耗。
目前使用该类技术主要为两种形式,一是依靠天然降水后,材料本身所吸收的水分维持蒸发降温效果,二是利用自来水通过连续的喷洒或间断的喷洒方式来实现。
南方地区空调使用时间基本为5月~10月,同时本地区主要降水时间段发生在4月~9月,6月份降水量最大,平均值为335.5mm,全年建筑水量1866.8mm,因此南方地区在空调季和降雨季在很大的时间上重合。对近10年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虽然南方地区降雨量大,但多数为短时强降雨,连续无雨日最长达5日以上。因此仅依靠天然降水和材料本身吸收水分无法持续实现蒸发降温。因此采用方式一形式会使得使用的材料厚大,增加屋面荷载且由于材料所吸收的水分有限,使得所能持续的时间短。
方式二会消耗大量的自来水,造成资源浪费,且不能很好的适应天气变化,比如采用定时控制方式会出现在无需淋水时还继续喷水,而采用人工手动控制又会增加工作量。
因此对雨水和其他非传统水源进行收集,利用收集的水对屋面进行淋水降温将大大降低对自来水的消耗。采用温度自动控制模式可以提供对水的精确利用,控制精度好,可以更好的利用水源,减少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非传统水源喷洒屋面降温系统。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传统水源喷洒屋面降温系统,包括喷洒系统和温度信号恒压供水系统,还包括雨水和空调冷凝水处理存储水箱,所述温度信号恒压供水系统根据建筑屋面面层的温度上限值、将雨水和空调冷凝水处理存储水箱内的水提供给喷洒系统,所述喷洒系统将水喷洒至建筑屋面面层上进行降温,当建筑屋面面层的温度降低至设定的下限值时、所述温度信号恒压供水系统停止供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非传统水源喷洒屋面降温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温度信号恒压供水系统设定的温度上限值为40℃,所述温度信号恒压供水系统设定的温度下限值为38℃。
作为本实用新型非传统水源喷洒屋面降温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雨水和空调冷凝水处理存储水箱包括水箱本体,所述水箱本体的空腔内由一隔片隔开,形成一个雨水收集沉积过滤池和一个水处理储存池,所述水箱本体上端间隔设有多个检修清扫窗口和至少一个空调冷凝水入口,所述水箱本体上端位于所述雨水收集沉积过滤池的位置还设有雨水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非传统水源喷洒屋面降温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隔片距离底部300mm的高度位置设有不锈钢过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建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建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60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