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科发热患者物理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7058.2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2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郝盛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盛芝 |
主分类号: | A61F7/10 | 分类号: | A61F7/10;G01K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25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科 发热 患者 物理 降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发热患者物理降温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降温仓,且降温仓的内部安装有软体冰袋,所述降温仓的外部位于装置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安放口,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缝接有第一弹性固定带。本实用新型中,在装置本体的内部开设了降温仓,在儿科患者发热使用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将软体冰袋从安放口放置在降温仓的内部,对患者发热部位进行物理降温,并且该软体冰袋采用了生物凝胶材质,能够有效吸收发热产生的热量,利用对热量的高传导性和扩散性,不但加快了物理降温的速度,提高了散热降温的工作效率,同时该装置体积小,造价成本低,方便患者随身携带,可多次进行使用,减少了患者治疗成本开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科发热患者物理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物理降温是高热患者除药物治疗外,最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物理降温由于其具有挥发性,可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症状缓解。
在儿科发热患者治疗中,物理降温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目前发热使用的物理降温装置,造价成本较高,不便于患者随时携带,增加患者治疗成本,并且物理降温的适用范围较小,不能根据患者不同部位的降温需求进行降温治疗,而且儿科治疗过程中,面对的患者都是儿童,会出现多名儿童同时需要对体温测量的情况,从而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儿科发热患者物理降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科发热患者物理降温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降温仓,且降温仓的内部安装有软体冰袋,所述降温仓的外部位于装置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安放口,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缝接有第一弹性固定带,且第一弹性固定带的表面缝接有魔术贴勾面,所述第一弹性固定带的对立端位于装置本体的一侧缝接有第二弹性固定带,且第二弹性固定带的表面缝接有魔术贴毛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固定带的表面与第二弹性固定带的表面均嵌设有贴片式温度传感器,所述装置本体的嵌设有显示屏,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隔离软垫,且隔离软垫的一侧位于装置本体的内部安装有处理芯片。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且蓄电池的一侧位于装置本体的表面开设有USB充电口。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表面开设有检修口,且检修口的表面缝接有拉链。
优选的,所述软体冰袋为椭圆形结构,且软体冰袋为生物凝胶材质,并且软体冰袋长度为16cm、宽度为12cm。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固定带与第二弹性固定带的长度为
30-50cm,所述装置本体的长度为24cm、宽度为15cm。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装置本体的内部开设了降温仓,在儿科患者发热使用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将软体冰袋从安放口放置在降温仓的内部,对患者发热部位进行物理降温,并且该软体冰袋采用了生物凝胶材质,能够有效吸收发热产生的热量,利用对热量的高传导性和扩散性,不但加快了物理降温的速度,提高了散热降温的工作效率,同时该装置体积小,造价成本低,方便患者随身携带,可多次进行使用,减少了患者治疗成本开支,而且通过第一弹性固定带一侧缝接的魔术贴勾面与第二弹性固定带一侧缝接的魔术贴毛面的相互粘接配合,可以根据患者使用需求,将装置本体固定在患者额头、手腕、颈部等不同发热部位进行物理降温,满足患者不同部位的物理降温需求,具体较强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盛芝,未经郝盛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70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手背输液辅助装置
- 下一篇:采用板式换热器的环境试验箱自复叠制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