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液瓶及具有其的出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8524.9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5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尊峰;张芸婷;方平;阮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卫(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34 | 分类号: | B65D47/34;B65D41/62;B65D41/04;B65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康秀敏;贾保法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液瓶 具有 装置 | ||
1.一种储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包括瓶身(13)和盖体,所述盖体包括内盖体(14)和外盖体(15),所述内盖体(14)盖合于所述瓶身(13)的瓶口(1301)处,所述外盖体(15)盖合于所述内盖体(14)上,所述内盖体(14)上设有用于输出液体的排液通道(1401)、用于供回流液体通过的返液通道(1402)和与外盖体(15)配合连接的内盖体旋转连接部(1403),所述排液通道(1401)位于所述内盖体(14)的底壁上,所述储液瓶通过所述内盖体旋转连接部(1403)与出液装置相连接,所述出液装置上设有回液通道,至少一个所述返液通道(1402)与所述出液装置上的回液通道处于连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通道(1401)和返液通道(1402)为设置在所述内盖体(14)底壁上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体(14)上设有密封垫(16),所述内盖体(14)上设有容纳所述密封垫(16)的垫片凹槽(1404),所述排液通道(1401)和返液通道(1402)位于所述垫片凹槽(1404)的槽底部,所述密封垫(16)包括密封部(1601)和手撕垫片(1602),所述密封部(1601)覆盖所述内盖体(14)上的排液通道(1401)和返液通道(14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体(14)靠近所述瓶身(13)的一侧设有一空心圆柱,所述排液通道(1401)位于所述空心圆柱的一端,所述空心圆柱的另一端与插入瓶身(13)内的液面以下的出液管(17)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液通道(1402)与内盖体旋转连接部(1403)对应设置。
6.一种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装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储液瓶、泵头密封连接件、泵体和动力组件,所述储液瓶为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储液瓶,所述泵头密封连接件包括相互不可分离的连接件(2)和密封件(1),所述连接件(2)上设有进液通道、出液通道和回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排液通道(1401)相连通,所述回液通道与所述返液通道(1402) 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装置还包括上壳体(18),所述上壳体(18)内部中空,所述泵头密封连接件、泵体和动力组件容纳在所述上壳体(18)中,所述储液瓶正置于所述上壳体(18)的下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8)的下端设有底盖(1801),所述底盖(1801)上设有一通孔,所述泵头密封连接件穿过所述底盖(1801)上的通孔后与所述储液瓶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801)上还设有环形凸起状的连接环(1802),所述连接环(1802)位于所述底盖(1801)靠近所述储液瓶的一侧,所述连接环(1802)环绕在所述底盖(1801)上的通孔外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1802)的内侧壁上设有上壳体旋转连接部(1803),所述上壳体旋转连接部(1803)为L形的条形弯折状凸起结构,所述上壳体旋转连接部(1803)与所述内盖体旋转连接部(1403)对应设置,所述上壳体旋转连接部(1803)与所述内盖体旋转连接部(1403)旋转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卫(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小卫(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852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酸碱“三脱法”提取甲壳素的系统
- 下一篇:木工工作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