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力分散套叠钢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8580.2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1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明;马俊杰;申昆鹏;罗钧瀚;熊泽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28 | 分类号: | E02D5/28;E02D5/52;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王翀;阳江军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力 分散 钢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力分散套叠钢管桩,通过多层钢管分别传递竖向荷载,增大单根桩在地基中的应力扩散范围以提高承载力。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了单桩承载力,质量稳定可控,长期抗腐蚀性能强,施工方便,性价比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设计领域,特别涉及钢管桩,本实用新型还涉及降阻防腐涂层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家居楼、办公楼等高层建筑建设不断发展,传统的桩基已经落后,而新型桩基以稳定性良好、适应性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等对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工程之中。
普通桩由于每根桩只有嵌岩部分的端部与岩层摩擦力实现有效承载作用在一定承载力下桩径越大,嵌岩桩侧摩阻力分布越均匀,嵌岩桩能把荷载传递至更深的岩层,桩径越小,摩阻力在桩身顶部集中,其传递的深度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深度处,摩阻力基本为0【1】。所以单桩的承载力较小,不适合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工程。而我们的应力分散套叠钢管桩可以利用超前钻孔成桩,且单根桩的承载力能套叠层数成倍增加。
背景材料:
【1】赵明华,雷勇,刘晓明.基于桩–岩结构面特性的嵌岩桩荷载传递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1(28):103-110.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力分散套叠钢管桩,其单孔桩的承载能力高,沉降量小,质量稳定可控,长期抗腐蚀性能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的应力分散套叠钢管桩,包括相互套叠的钢管;临近的两个钢管,处于内侧的钢管两端均凸出处于外侧的钢管的两端;相邻钢管之间形成有间隙9。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钢管顶部在同一水平位置均成形有吊筋孔2,最内侧的钢管连通有注浆管7。
进一步的改进,第i-1层钢管和第i层钢管顶端之间的距离其中Qi为第i层钢管顶部所承受的荷载,li为第i层钢管的长度,Di为第i层钢管的外径,Ei为第i层钢管的弹性模量,Ai为第i层钢管不含空心部分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的改进,第i层钢管与第i-1层钢管底端之间的距离Li=3Di;其中Di为第i层钢管的外径;最外层钢管端部的嵌岩长度L1=3D1,其中D1为最外层钢管的的外径。
进一步的改进,第i层钢管的壁厚其中Qi为第i层钢管顶部所承受的荷载,di为第i层钢管的公称直径,σp为第i层钢管的抗压强度。
进一步的改进,相邻钢管的重叠部分涂有降阻防腐涂料10;降阻防腐涂料10为添加质量分数为15%石墨粉的油漆涂料。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石墨粉的径粒为30μm~50μm。
一种应力分散套叠钢管桩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打钻孔1;
步骤二、通过吊筋3穿过钢管上的吊筋孔2;其中,临近的两个钢管,处于内侧的钢管两端均凸出处于外侧的钢管的两端;相邻钢管之间形成有间隙9;
步骤三、将相互套叠的钢管沉降到预先打出的钻孔1内;
步骤四、最内侧的钢管连通有注浆管7,自注浆管7的顶部注入水泥浆,并从注浆管管口8处流出,自下而上填充到钻孔1的底部11以及各钢管6之间的间隙9,直至将钻孔1的顶部12完全充满,完成钢管桩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85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靴辊液压缸拆装工具
- 下一篇:一种曲式防打结紧凑链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