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炭黑尾气锅炉排放烟气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8934.3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1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龙;陈忠斌;张智广;赵双庆;戴议平;侯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海黑猫炭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6;B01D53/80;B01D53/50;B01D53/75;F23G7/06 |
代理公司: | 南昌华成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6 | 代理人: | 曾张荣 |
地址: | 016035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炭黑 尾气 锅炉 排放 烟气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炭黑尾气锅炉排放烟气的处理系统,它包括低氮燃烧器、锅炉、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除盐水泵、氨水泵和脱硫塔,低氮燃烧器入口连接有热空气管道,低氮燃烧器出口与锅炉入口连接;锅炉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引风机入口、第二引风机入口连接,第一引风机出口通过管道与脱硫塔入口连接,第二引风机出口通过管道与低氮燃烧器入口连接;锅炉顶部设有雾化喷枪,雾化喷枪入口通过管道分别与除盐水泵出口、氨水泵出口连接,除盐水泵入口连接有除盐水管道,氨水泵入口连接有氨水管道。该系统结合SNCR脱硝法和低氮燃烧技术,通过氨水和锅炉火焰反应,以及将二次烟气通过低氮燃烧器再次燃烧,两者相互配合实现烟气脱硝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烟气脱硝技术,具体涉及对炭黑尾气锅炉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硝的系统。
背景技术
炭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简称炭黑尾气)含有一定的可燃性气体、含硫物质和含氮物质,炭黑尾气一般会被引入锅炉中作为燃料,因此锅炉排出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为了除去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脱硝),降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一般采用传统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或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处理烟气,需要用到专用脱硝设备,成本较高且影响锅炉的燃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地对锅炉排出的烟气进行脱硝、且保证锅炉的燃烧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炭黑尾气锅炉排放烟气的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炭黑尾气锅炉排放烟气的处理系统,包括低氮燃烧器、锅炉、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除盐水泵、氨水泵和脱硫塔,低氮燃烧器入口连接有热空气管道,低氮燃烧器出口与锅炉入口连接;锅炉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引风机入口、第二引风机入口连接,第一引风机出口通过管道与脱硫塔入口连接,第二引风机出口通过管道与低氮燃烧器入口连接;锅炉顶部设有雾化喷枪,雾化喷枪入口通过管道分别与除盐水泵出口、氨水泵出口连接,除盐水泵入口连接有除盐水管道,氨水泵入口连接有氨水管道。在使用时,炭黑尾气在锅炉内燃烧,产生的烟气由第一引风机引入脱硫塔或由第二引风机引入低氮燃烧器,通过控制引风机的转速就能控制引入低氮燃烧器的烟气(可称为二次烟气)与热空气的比例;由热空气管道输入热空气,热空气与二次烟气在低氮燃烧器内混合后再次进入锅炉中参与燃烧;由除盐水管道输入除盐水,由氨水管道输入氨水,将除盐水和氨水泵入锅炉内,通过雾化喷枪喷洒,雾化的除盐水、氨水与锅炉内其他气体混合反应,其中氨水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从而实现脱硝。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引风机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引风机入口连接,以便调节二次烟气返回低氮燃烧器的量,保证脱硝效果和锅炉的燃烧效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除盐水罐,除盐水罐出口通过所述的除盐水管道与所述的除盐水泵入口连接。除盐水罐用于储存除盐水,保证除盐水供应。
进一步地,还包括氨水罐,氨水罐出口通过所述的氨水管道与所述的氨水泵入口连接。氨水罐用于储存氨水,保证氨水供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合SNCR脱硝法和低氮燃烧技术,通过氨水和锅炉火焰反应,以及将二次烟气通过低氮燃烧器再次燃烧,两者相互配合实现烟气脱硝的目的;第一引风机出口与第二引风机入口相连接,通过调整第一引风机入口和出口至第二引风机的二次烟气量,既可以实现低氮燃烧效果又可以保证锅炉的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炭黑尾气锅炉排放烟气的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解释:1、低氮燃烧器,2、锅炉,3、第一引风机,4、脱硫塔,5、第二引风机,6、除盐水罐,7、除盐水泵,8、氨水泵,9、氨水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海黑猫炭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乌海黑猫炭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8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脉动涡流送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空心板吊点限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