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拆卸导油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9541.4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4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徐秀波;陈昌俊;徐童童;张羽;胡克伟;周丽芳;李远;于伟;齐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00 | 分类号: | F16N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卸 导油套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路连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易拆卸导油套结构。所述导油套安装在机匣(3)油路内,所述机匣(3)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导油套(2)安装在两个机匣结合面处;所述的导油套(2)外圆周面上开有环形凹槽(4);导油套(2)在机匣内安装完成后,所述导油套(2)上的环形槽(4)跨越机匣结合面。本技术方案在导油套原结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在导油套外圆周面上加工了环形槽,为导油套的拆卸提供了工具的夹紧面,提高了产品的可拆卸性,保证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路连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易拆卸导油套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结构中,导油套是较为常见的零件,装配结构如图1所示,导油套两端各安装1件O形密封圈,装配于两机匣结合面间,用于两机匣间滑油流通及密封,导油套与机匣间的配合通常为小间隙配合。在拆卸导油套时,由于O形密封圈的存在,导油套很难徒手从机匣上拆下,需使用辅助工具夹紧导油套拔出,拔出时使用的辅助工具因没有轴向止动面,易在拔出方向滑脱,造成导油套配合表面轴向划伤,该划伤将影响导油套密封效果,导致产品漏油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供一种易拆卸导油套结构,保证拆卸方便,且拆卸后配合表面无损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易拆卸导油套结构,所述导油套安装在机匣油路内,所述机匣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导油套安装在两个机匣结合面处;所述的导油套外圆周面上开有环形凹槽。本技术方案在导油套原结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在导油套外圆周面上加工了环形槽,为导油套的拆卸提供了工具的夹紧面,提高了产品的可拆卸性,保证了产品质量。
导油套在机匣内安装完成后,所述导油套上的环形凹槽跨越机匣结合面。该技术特征保证了,导油套拆卸时无论嵌入到哪个机匣内,都能保证工具夹紧面外露,便于拆卸。
导油套的外圆周面上还开有密封凹槽,环形凹槽的深度与所述密封凹槽相同。该技术特征保证了加工的便利性,由密封凹槽深度决定用于拆卸的环形凹槽深度,避免因环形槽深度对导油套刚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导油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方案导油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方案导油套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导油套2两端胶圈槽中间位置,即两机匣3结合面部位,加工一定宽度的环形槽4。分解时,分解工具夹紧到该环形槽 4处,轴向拔出。本发明通过增加分解用环形槽结构,避免了原有结构导油套分解时工装可能对产品造成的损伤,保证了产品质量。
导油套2安装于两个机匣之间,分下任一侧机匣后导油套露出,使用分解工具夹紧导油套中间部位环形槽,拔出导油套,分解工装受导油套环形槽侧边限位,不会出现滑脱现象,进一步提高了拆卸便易性。
如图2所示,在导油套外圆周面的两端还开有安装胶圈的密封槽,所述的环形槽4的深度一般直接选择与密封槽深度相同,该技术方案无需单独对环形槽深度进行设计,能够保证拆卸要求,同时避免了对导向套刚度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95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跨柱支承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
- 下一篇:一种连杆式擦玻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