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管式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9901.0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2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太信;李智刚;顾晓光;刘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美陵化工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4;F28F9/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43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连续 螺旋 折流板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套管式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套管式结构将壳程介质分流,通过在套管与换热管间设置连续螺旋折流板,增强传热。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设置于筒体两端的套管管箱,所述套管管箱包括左套管管箱和右套管管箱;设置于套管管箱两端的换热管管箱,所述换热管管箱包括左换热管管箱和右换热管管箱;设置于套管管箱与换热管管箱间的换热管管板;设置于筒体与套管管箱间的套管管板;换热管,两端固定于换热管管板上,分别与左换热管管箱和右换热管管箱连通;以及与换热管套装的套管,套管两端固定于套管管板上,分别与左套管管箱和右套管管箱连通,所述套管与换热管间设置连续螺旋折流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套管式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换热器中最普遍应用的是弓形折流板,由于存在阻流与压降大、有流动滞死区、易结垢、传热的平均温差小、振动条件下易失效等缺陷,近年来逐渐被螺旋折流板所取代。目前常见的非连续螺旋折流板,一般由若干个1/4的扇形平面板替代曲面相间连接,形成近似的螺旋面。
非连续螺旋折流板虽然的加工技术比较成熟,在石化行业已得到推广应用,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扇形板连接处成非光滑的锐角过渡,对轴向运动的流体存在反压,流体通过时的突然转向会造成能量损失,在螺旋角较大时能耗更严重;这种螺旋曲面存在严重的三角形漏流区,使得壳程流体的流动偏离了螺旋流,造成壳程传热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套管式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通过设置套管式结构将壳程介质分流,通过在套管与换热管间设置连续螺旋折流板,增强传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管式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包括筒体;
设置于筒体两端的套管管箱,所述套管管箱包括左套管管箱和右套管管箱;
设置于套管管箱两端的换热管管箱,所述换热管管箱包括左换热管管箱和右换热管管箱;
设置于套管管箱与换热管管箱间的换热管管板;
设置于筒体与套管管箱间的套管管板;
换热管,两端固定于换热管管板上,分别与左换热管管箱和右换热管管箱连通;
以及与换热管套装的套管,套管两端固定于套管管板上,分别与左套管管箱和右套管管箱连通,所述套管与换热管间设置连续螺旋折流板。
所述的,还包括支撑板,固定于筒体内,与套管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的,左换热管管箱左端设有管程出口,右换热管管箱右端设有管程进口,所述左套管管箱顶端设有壳程进口,右套管管箱底端设有壳程出口。
所述的,套管内介质流向与换热管内介质流向相反。
所述的,换热管管板与套管管板两侧均设有密封垫。
使用原理及过程:换热管两端固定在换热管管板上,换热管内腔与左换热管管箱、右换热管管箱相通组成管程;套管两端固定在套管管板上,套管内壁与换热管外壁之间设置连续螺旋折流板,套管与换热管之间的螺旋空间与左套管管箱、右套管管箱相通组成壳程。工作时,壳程介质从壳程进口进入左套管管箱,通过套管管板进行分流,壳程介质分别进入各套管和换热管之间的螺旋空间内,经连续螺旋折流板以螺旋流的形态从左到右进入到右套管管箱内,最终从壳程出口流出;管程介质通过管程进口进入右换热管管箱内,再进入换热管,最终流入到左换热管管箱从管程出口流出,壳程介质和管程介质逆向流动,实现换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美陵化工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美陵化工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9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可调球磨机筒体内衬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标牌粘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