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下挖钞轮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2345.2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2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张云峰;丁建强;刘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11/10 | 分类号: | G07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钞轮 芯轴 固定孔 挡板 联动状态 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 弹簧安装孔 轴承安装 摩钞轮 让位槽 保证 滑快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下挖钞轮的连接结构,该结构位于上下挖钞轮芯轴两端,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包括上挖钞轮芯轴固定孔、下挖钞轮芯轴固定孔、弹簧安装孔、挡板一、挡板二和让位槽,上、下挖钞轮芯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对应的上挖钞轮芯轴固定孔、下挖钞轮芯轴固定孔内,上挖钞轮和下挖钞轮处于联动状态,保证上下挖钞轮相位相同。在本结构的作用下,上挖钞轮和下挖钞轮处于联动状态,保证上下挖钞轮相位相同,且保证上下摩钞轮转动滑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存取款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存取款机芯中循环钞箱中上下挖钞轮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存取款机芯中,在进行存款操作时钞票从存取款机芯中的存款口放入钞票,钞票经过识别模块(BV),符合要求的钞票进入暂存模块,用户确认存款后,钞票由暂存模块进入循环循环钞箱。此外不符合要求的钞票返回存款口。在用户取款操作时,钞票从循环循环钞箱起经过识别模块(BV),进入取款口。
由上可知,循环钞箱在存取款机芯中起到储存收纳钞票的作用。而在循环钞箱中,由摩钞机构将钞票带进及送出。在摩钞机构中,上下摩钞轮以及止逆轮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上下摩钞轮处于联动状态,在转动过程中,上下摩钞轮需保证相位相同。从而需要设计一种可靠的连接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及一种应用于循环循环钞箱摩钞机构中上下挖钞轮的连接方式,通过合理设计上下挖钞轮连接支架使得上下挖钞轮运转可靠。
一种上下挖钞轮的连接结构,该结构位于上下挖钞轮芯轴两端,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包括上挖钞轮芯轴固定孔、下挖钞轮芯轴固定孔、弹簧安装孔、挡板一、挡板二和让位槽,上、下挖钞轮芯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对应的上挖钞轮芯轴固定孔、下挖钞轮芯轴固定孔内,上挖钞轮和下挖钞轮处于联动状态,保证上下挖钞轮相位相同。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挖钞轮芯轴固定孔内对称设有两组安装槽和固定凸起,还设有两个圆弧形限位卡,所述固定凸起向上挖钞轮芯轴固定孔的中心方向凸起。
作为优选的,所述下挖钞轮芯轴固定孔内壁上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凸起,两个限位凸起位于靠近下挖钞轮的一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让位槽位于下挖钞轮芯轴固定孔的下方。
作为优选的,所述挡板二两端分别延伸到上、下挖钞轮芯轴固定孔的圆心位置。
作为优选的,挡板一和挡板二分别位于下挖钞轮芯轴固定孔的两侧,且最下沿与下挖钞轮芯轴固定孔的中心位于一条水平线上。
一种循环钞箱,包含上述任意一种上下挖钞轮的连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本结构的作用下,上挖钞轮和下挖钞轮处于联动状态,保证上下挖钞轮相位相同,且保证上下摩钞轮转动滑快。
2.在本结构上设置了弹簧安装孔,用于连接弹簧,当推钞板将钞票送至摩钞位置时,此时,上挖钞轮在弹簧作用下挤压于钞票上,其上的凸起摩擦部会产生形变,使得与钞票的摩擦力增加,即可保证钞票的稳定运送,进而可保证出钞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钞箱俯视图;
图2为上下挖钞轮装配示意图;
图3为连接支架示意图一;
图4为连接支架示意图二;
1.摩钞机构 2.推钞板 3.上挖钞轮 4.下挖钞轮 5.连接结构 6.上挖钞轮芯轴固定孔 7、下挖钞轮芯轴固定孔 8.弹簧安装孔 9.挡板一 10.挡板二 11.让位槽 12.安装槽13.固定凸起 14.圆弧形限位卡 15.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23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清分机用高强度钣金件
- 下一篇:一种拨叶机构及循环钞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