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亚铁离子酸性废水资源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2645.0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3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昭杰;鄢俊;陈琼;陆正明;杨桃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迪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1/00;C02F11/122;B01D53/52;B01D53/78;C01B25/37;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刘囝 |
地址: | 2431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铁 离子 酸性 废水 资源 回收 系统 | ||
1.一种含亚铁离子酸性废水资源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于钢架结构上的硫化反应装置、固废减量化装置和磷酸铁制备装置;
所述硫化反应装置包括硫化反应釜、第一板框压滤机和第一调控装置;所述硫化反应釜上分别设有第一投加器、第一加料口、第一排气口和出料口;所述硫化反应釜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板框压滤机的进料口;所述第一板框压滤机的出液口通过液体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调控装置的进液口;
所述固废减量化装置包括酸液加药装置、酸浸污泥减量化反应釜、第二板框压滤机和第二调控装置;所述酸浸污泥减量化反应釜上分别设有酸液进料口、第二加料口、第二排气口和出料口,所述酸液加药装置通过液体管道与所述酸浸污泥减量化反应釜的酸液进料口相连;所述酸浸污泥减量化反应釜的出料口通过液体管道与所述第二板框压滤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板框压滤机的出液口通过液体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调控装置的进液口;
所述第一调控装置和第二调控装置结构相同且呈漏斗状;所述第一调控装置和第二调控装置上均设有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各所述第一出液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调控装置和第二调控装置的底部,且各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液体管道连接所述硫化反应釜的第一加料口;各所述第二出液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调控装置和第二调控装置的顶部;
所述磷酸铁制备装置包括抽水装置和磷酸铁制备反应釜,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抽水泵和集液桶;所述磷酸铁制备反应釜上设有第二投加器、溶液出料口、以及两个进料口;所述第一调控装置和第二调控装置的第二出液口分别通过液体管道与所述磷酸铁制备反应釜的两个进料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亚铁离子酸性废水资源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亚铁离子酸性废水资源回收系统还包括废气吸收装置;所述废气吸收装置包括碱液加药装置和废气吸收装置主体;所述废气吸收装置主体上分别设有碱液进料口、废气进气口、废气排气口和出料口;所述碱液加药装置的出料口通过液体管道与所述废气吸收装置主体的碱液进料口相连;所述硫化反应釜的第一排气口和所述酸浸污泥减量化反应釜的第二排气口通过气体管道与所述废气进气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亚铁离子酸性废水资源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吸收装置主体为垂直放置的环形管道,碱液进料口和废气进气口均位于管道上部,且碱液进料口位于废气进气口下方,废气进气口与废气排气口呈中心对称设置设于环形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亚铁离子酸性废水资源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加药装置和所述酸液加药装置结构相同,与其出料口相连的液体管道上均设有加药泵;所述酸液加药装置和所述碱液加药装置上分别设有入水口,通过入水口与自来水管道的出水口相连且连接位置处设有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亚铁离子酸性废水资源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反应釜、所述酸浸污泥减量化反应釜和所述磷酸铁制备反应釜内部均设有搅拌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亚铁离子酸性废水资源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反应釜的出料口、酸浸污泥减量化反应釜的出料口、第一板框压滤机的出液口、第二板框压滤机的出液口、第一调控装置和第二调控装置的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以及磷酸铁制备反应釜的溶液出料口处均设有化工泵和控制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亚铁离子酸性废水资源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框压滤机、第二板框压滤机、第一调控装置和第二调控装置固定设于钢架结构上,且依次对应所述硫化反应装置、固废减量化装置、废气吸收装置和磷酸铁制备装置下方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迪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安徽瑞迪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26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