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渡悬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3087.X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4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婉兰;何宇;白亚为;屈斌;薛晶;王刚;郝娟妮;吴晓娟;付琳红;李悦馨;何班;卢广超;周勤;杨洁;刘佳韵;王情;郭步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B66D3/22 | 分类号: | B66D3/22;B66D3/24;B66D3/26;B66D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渡 悬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渡悬挂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节,所述连接节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的底部固定有机箱,所述机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杆和滑杆的配合,对悬挂装置进行支撑,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保证设备的安全性,通过驱动电机、传动装置、转轴和伸缩气缸的配合,使电力设备吊运更加省力,通过伸缩气缸调节机箱位置,适用不同的状况,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维修,具体是一种过渡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既是是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发明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通过电线杆和电线的配合来传输电力,在刮风下雨时难免电线会被刮短,为了不浪费电能,工作人员就需要快速的对电线进行维修,通常需要用升降车,在电力线路维修及改造时,需要更换和增加一些成套设备,但这些设备的体积比较大,不适合放置在升降车上,同时电力设备以及变电站受地理空间的限制,不适合在现场使用吊装车辆,因此多由人工起吊这些设备,导致工作效率低,使得电力线路维修时间长,影响电力线路的供电,而且采用人工起吊,安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渡悬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过渡悬挂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节,所述连接节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的底部固定有机箱,所述机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座与机箱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机箱右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固定连接在支撑杆左侧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筒和限位块,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筒,所述滑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从动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且两个挡板之间设置有钢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箱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约束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节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由高强度金属材质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杆和滑杆的配合,对悬挂装置进行支撑,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保证设备的安全性,通过驱动电机、传动装置、转轴和伸缩气缸的配合,使电力设备吊运更加省力,通过伸缩气缸调节机箱位置,适用不同的状况,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块的设计,防止机箱超出行程,保证装置的安全性,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配合,减小扭矩力,防止应电力设备过重导致齿轮损坏,通过连接块和约束环的配合,对钢丝进行约束,防止钢丝缠绕,通过加强筋的设计,对滑杆进行支撑,提高负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未经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30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羽毛球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