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检测混凝土裂缝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3585.4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7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华;周路达;王军;王桂敏;于文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28 | 分类号: | G01N29/28;G01N29/26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蒋遥明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波 检测 混凝土 裂缝 定位 装置 | ||
一种超声波检测混凝土裂缝的定位装置,涉及建筑混凝土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撑架,在支撑架上安装有盛装瓶,在底座上安装有两个定位筒,该定位筒的下端面低于底座的下端面,一对换能器分别由上向下插在定位筒内,并且换能器的下端面缩在定位筒内,在定位筒的筒壁上由上端面向下开有竖直的进液孔,进液孔的下端折弯后其开口位于定位筒的内壁上,且开口的中心点低于换能器的下端面;盛装瓶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出液口,出液口与进液孔之间安装有软管。本新型将每对测点的间距精确定位,使探头的检测面与混凝土面保持等间距状态,定位装置还能自动涂抹耦合剂,使其检测效率以及检测精度都能显著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混凝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波检测混凝土裂缝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按照《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JTS239-2015)的要求,在使用超声波法进行裂缝深度检测时,每条裂缝在代表性部位布置不少于3个测区,以裂缝为中心,在每个测区检测时不宜少于4对测点,每对测点对称的位于裂缝两侧,并且每对测点的两个点的间距宜为100mm、150mm、200mm、250mm…等,测区内的测点注意应避开钢筋;数据采集时,同对测点上分别放置超声波检测仪的接收和发射两个换能器。
在实施检测时,1)布置测点时要用钢板尺和粉笔在裂缝两侧划线、打标距标记测点位置,为保证间距准确,操作时间长影响工作效率;2)超声波探头放置前需要现在测点涂抹一定厚度的耦合剂,探头安放时需要左右微晃使耦合剂充满探头的端面,以排除探头端面与混凝土面之间的空气,在微晃过程中,探头端面极易混凝土面摩擦使端面出现划痕等,影响其检测的准确性,而且每个测点都需要涂抹耦合剂,效率较低;3) 采集数据时探头在耦合剂上易因中心不稳滑动,使探头的间距不精确,人工对准测点位置时需要重新测量,费时费力,采集数据慢,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声波检测混凝土裂缝的定位装置,将每对测点的间距精确定位,使探头的检测面与混凝土面保持等间距状态,定位装置还能自动涂抹耦合剂,使其检测效率以及检测精度都能显著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超声波检测混凝土裂缝的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盛装瓶,该盛装瓶内设置有上下滑动的活塞,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两个定位筒,该定位筒的下端面低于所述底座的下端面,一对换能器分别由上向下插在所述定位筒内,并且所述换能器的下端面缩在所述定位筒内,在所述定位筒的筒壁上由上端面向下开有竖直的进液孔,所述进液孔的下端折弯后其开口位于定位筒的内壁上,且开口的中心点低于所述换能器的下端面;所述盛装瓶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进液孔之间安装有软管。
优选的,所述定位筒的筒壁的下端面上嵌有至少三个滚珠,所述滚珠圆周均布且露出筒壁的下端面。滚珠与混凝土面接触呈滚动摩擦,避免定位筒的下端面与混凝土面直接接触产生滑动摩擦,在操作时减小摩擦力,使操作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换能器的上端外壁处设有一圈挡环,所述挡环卡在所述定位筒的上端面上定位;确保一对换能器的下端面与定位筒的下端面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矩形的框架结构,在所述底座的两条长边上相对的侧面均开有一条滑槽,所述定位筒的外壁上设有对称的滑块,所述滑块滑动插接在所述滑槽内;底座上的两个定位筒能沿着底座的长边滑动,从而能将测点间距调整成100mm、150mm、 200mm、250mm…等,调节适应性好,应用更广泛。
优选的,在其中一条所述滑槽上设有一条定位槽,在该滑槽内滑动的滑块上有螺纹孔,螺钉穿过所述定位槽旋紧在螺纹孔内将滑块定位旋紧在滑槽上;将两个定位筒的间距调节好后,螺钉将两个定位筒的位置固定,避免产生微位移。
优选的,所述定位筒的外壁截面为矩形,所述滑块设置在外壁相对的两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35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埋钢筋防锈装置
- 下一篇:轮椅代步车和轮毂电机电磁刹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