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尘器吸气管的脱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3777.5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3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永;葛晓坤;杨霄;葛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海县健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叶蕊嘉 |
地址: | 31560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尘器 吸气 脱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吸气管的脱模装置,包括托座、第一螺钉、套筒、第二螺钉和夹套;托座的上端前侧穿插连接有两个第一螺钉,托座的上端后侧设置有套筒;托座的下端向后形成有延伸块,延伸块的后端外侧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夹套,托座的下端前侧还穿插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且可转动的第二螺钉;本实用新型利用气压自动推出型芯,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避免造成吸尘器吸气管的损坏,大幅降低了报废率;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吸气管的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吸尘器吸气管是一种吸尘器中常用的管类配件,吸尘器吸气管大都为橡胶材料挤出成型,吸尘器吸气管上有一段为波纹管,需要借助内置的型芯才能成型,待吸尘器吸气管成型后手动取出,现有的吸尘器吸气管大都采用细棒一圈一圈的沿波纹纹路向外撬出型芯,操作效率较低的同时,还极易造成吸尘器吸气管的损坏,导致报废率升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气压自动推出型芯以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大幅降低了报废率,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吸尘器吸气管的脱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尘器吸气管的脱模装置,包括托座、第一螺钉、套筒、第二螺钉和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座的上端前侧穿插连接有两个第一螺钉,所述托座的上端后侧设置有套筒;两个所述第一螺钉的螺纹端均向后穿过托座并均插入螺接在套筒中;所述套筒的前端中心开设有插接孔,对应地,所述托座的上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托座的下端向后形成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的后端外侧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夹套,所述托座的下端前侧还穿插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且可转动的第二螺钉,两个所述第二螺钉的螺纹端均向后穿过延伸块并分别插入螺接在两个夹套的下端;两个所述夹套的上端内侧分别套设在套筒的两侧。
优选地,两个所述夹套的上端内侧均形成有一个弧形块,两个所述弧形块分别套设在套筒的后端外侧。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中部外侧开设有环形槽,对应地,两个所述弧形块的前侧边缘均向内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弧形卡边,两个所述第一弧形卡边分别嵌入在环形槽的两侧内部。
优选地,两个所述弧形块的后侧边缘均向内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弧形卡边;两个所述第二弧形卡边均设于套筒的后端外侧。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后侧端面中心开设有腔体,所述插接孔的后端与腔体的底面中心相互连通,所述套筒的后侧端面上还开设有一个环向沉槽;所述环向沉槽与腔体同心设置并设于两个第二弧形卡边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气压自动推出型芯,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避免造成吸尘器吸气管的损坏,大幅降低了报废率;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套的结构图;
图5为吸尘器吸气管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海县健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海县健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37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除尘器阳极板的吊装工具
- 下一篇:一种螺旋焊管快速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