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站仪自动安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4050.9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2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魏云豹;刘恒杰;徐军哲;赵磊;刘清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石丹丹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站仪 自动 安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站仪整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站仪自动安平装置,包含上部壳体,全站仪固定在上部壳体的顶部;水箱,布设在上部壳体的内部,水箱的顶部安装有多支水位传感器;固定底盘,位于上部壳体的正下方;多组调平机构,均匀分布在水箱与固定底盘之间,每组调平机构位于一支水位传感器的下方,用于升高或者降低自动安平装置;以及控制器,设置于上部壳体的内部,分别与多支水位传感器和多组调平机构控制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隧道掘进过程中,全站仪倾斜需要人工手动整平的问题,实现全站仪整平全自动化,提高掘进精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站仪整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站仪自动安平装置。
背景技术
全站仪是一种在整平状态下可进行高精度测距、测角的测量仪器;管片是在隧道修建过程中,可拼装成圆环状支撑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构件。
在隧道掘进过程中,由于地质、注浆量和掘进速度快慢等因素,会造成管片上浮不稳定的现象,这样就造成安装在管片上的全站仪倾斜,超出仪器补偿范围就导致盾构机导向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这时,就需要人工频繁手动调平全站仪气泡,造成掘进暂停,增加每环掘进时间,同时也增大工作量,增加人为因素干扰仪器工作,造成测量误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站仪自动安平装置,解决了在隧道掘进中,管片受到外力或者水泥浆液徐变会造成安装全站仪的吊篮逐渐倾斜现象,需要人工频繁手动调整全站仪倾斜,增加工作量和人为因素干扰仪器工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站仪自动安平装置,包含:
上部壳体,全站仪固定在上部壳体的顶部;
水箱,布设在上部壳体的内部,水箱的顶部安装有多支水位传感器;
固定底盘,位于上部壳体的正下方;
多组调平机构,均匀分布在水箱与固定底盘之间,每组调平机构位于一支水位传感器的下方,用于升高或者降低自动安平装置;以及控制器,设置于上部壳体的内部,分别与多支水位传感器和多组调平机构控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壳体的中间设置有用于连接全站仪的全站仪对中螺杆。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为环形水箱,布置在上部壳体内部的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水位传感器的数量为三支,均布在水箱的顶部,其探测头伸入水箱的内部,检测水箱内液体的液位信号,并传送给控制器。
进一步地,每组调平机构包含伺服电机、蜗轮蜗杆结构、旋转螺杆、旋转螺母和螺纹套筒,所述蜗轮蜗杆结构包含设置于水箱内部的蜗杆和蜗轮;所述伺服电机安放在上部壳体的内部,与控制器连接,其输出轴与蜗杆固定连接,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蜗轮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旋转螺杆,旋转螺杆穿出上部壳体的底部,下端与固定底盘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旋转螺母位于旋转螺杆的下部,并与旋转螺杆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螺纹套筒设置在旋转螺杆的外侧,并与上部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筒与旋转螺母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蜗轮的内壁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旋转螺杆的上部外壁设置有与滑槽对应的凸块,凸块在滑槽内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锂电池,锂电池为自动安平装置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站仪自动安平装置,当管片不稳造成全站仪发生倾斜现象时,通过多组调平机构,来升高或者降低自动安平装置,进而实现全站仪整平自动化;同时减少工作量,节省每环推进时间,减少人为干预,提高测量精度和增加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40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