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4419.6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7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俞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楠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王于海 |
地址: | 154002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补洞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包括右护板和管道,所述管道外壁插销连接有内圆环,所述内圆环左端安装有内圆环防护板,所述内圆环防护板内部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插销连接有内圆环,所述内圆环外壁左侧安装有中圆板,所述中圆板外壁插销连接有外圆环,所述外圆环左端安装有外圆环防护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圆环连接内圆环防护板,外圆环插销连接外圆环防护板,将内圆环外壁通过第一插槽贴合中圆板内壁贴合,外圆环通过第二插槽贴合中圆板的外壁和外圆板的内壁,将内圆环和外圆环之间形成的水泥层填上水泥,再将内圆环内壁贴合管道外壁,便于完成补洞工作,且完全贴合管道,而且无需多次补漏,操作简单,较为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补洞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墙体建筑时,大多预留出管道孔,但是管道孔大多会比管道稍大点,因此需要再次进行补洞,就要用到补洞器,而目前的补洞器,不够贴合水管和墙体,造成需要多次补漏,多次返工,影响工作效率,且使用不够快捷,结构复杂,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贴合水管和墙体,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寿命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包括右护板和管道,所述管道外壁插销连接有内圆环,所述内圆环左端安装有内圆环防护板,所述内圆环防护板内部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插销连接有内圆环,所述内圆环外壁左侧安装有中圆板,所述中圆板外壁插销连接有外圆环,所述外圆环左端安装有外圆环防护板,所述外圆环防护板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插销连接有外圆环,所述外圆环外壁安装有外圆板,所述右护板左端开设有两个环形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圆环和内圆环左端均开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为斜坡状,所述外圆环和内圆环右端均安装有分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圆环和内圆环之间形成有水泥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圆环内壁贴合有管道,所述外圆环外壁贴合有墙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圆环和外圆环的右端的位置与环形凹槽的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工程补洞器,通过内圆环、内圆环防护板、第一插槽、中圆板、外圆环、第二插槽、外圆环防护板和外圆板的设置,通过将内圆环连接内圆环防护板,外圆环插销连接外圆环防护板,将内圆环外壁通过第一插槽贴合中圆板内壁贴合,外圆环通过第二插槽贴合中圆板的外壁和外圆板的内壁,将内圆环和外圆环之间形成的水泥层填上水泥,再将内圆环内壁贴合管道外壁,便于完成补洞工作,且完全贴合管道,而且无需多次补漏,操作简单。
2.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工程补洞器,本装置整体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工人操作,且补洞效果良好,不会要多次补漏,造成返工,且本装置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工程补洞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建筑工程补洞器的外圆环结构左视图。
图中:1、墙体;2、外圆环;3、外圆环防护板;4、内圆环防防护板;5、内圆环;6、中圆板;7、把手;8、外圆板;9、分隔板;10、管道;11、右护板;12、第二插槽;13、第一插槽; 14、环形凹槽;15、水泥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楠,未经俞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44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装箱的门合页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有弹力挂钩的活性炭回收包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