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及通信组合工作井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4509.5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0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刘澄波;陆继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2 | 分类号: | H02G9/02;H02G9/06;E02D2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通信 组合 工作 | ||
一种电力及通信组合工作井,包括井体、内部隔墙、缆线支架、第一电力缆线引出通道、第二电力缆线引出通道、第一通信缆线引出通道、第二通信缆线引出通道;井体内设置内部隔墙,分隔成电力工作井和通信工作井两个独立空间,满足缆线分开管理的要求;调整了电力缆线引出通道和通信缆线引出通道的走向,并且在内部隔墙上设有内凹结构,便于缆线利用内凹结构自然弯曲引出,满足缆线弯曲半径的敷设要求;采用组合工作井,缆线正线主通道的接入统一为一个连接口,方便管理。本实用新型还降低了对道路缆线线位宽度的需求,适用于城市次干路、支路、居民区道路等宽度受限的道路,优化了电力通信缆线地下通道的布置,并降低了总造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缆线通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及通信组合工作井。
背景技术
城市次干路、支路、居民区道路对电力及通信缆线的需求相对较小,地下排管系统是城市次干路、支路、居民区道路电力、通信缆线敷设的一种主要形式。地下排管系统主要分为正线主通道、工作井及缆线引出通道,目前电力、通信排管系统均有自有的道路线位,并在各自线位上独立设置自由工作井。这种独立设置工作井的方案存在以下缺点:(1)无法适应电力、通信正线主通道合二为一的趋势及技术方案;(2)对道路的宽度需要较大,单位占用道路宽度缆线通道容量较小;(3)工作井数量较多,总造价较高;(4)难以实现地块电力、通信的集中统一接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力及通信组合工作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力及通信组合工作井,包括井体、内部隔墙、缆线支架、第一电力缆线引出通道、第二电力缆线引出通道、第一通信缆线引出通道、第二通信缆线引出通道;所述井体的横截面呈矩形,井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均相对应地设有一个缆线正线主通道连接口;所述内部隔墙竖立地设置于井体内,并将井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电力工作井和通信工作井,内部隔墙的两侧分别与井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连接,并经过所连接侧面上的缆线正线主通道连接口,内部隔墙将每个缆线正线主通道连接口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与电力工作井和通信工作井连通;所述电力工作井和通信工作井内均设有缆线支架;所述井体的相对的另两个侧面及内部隔墙上均相对应地设有一个电力缆线引出通道连接口和一个通信缆线引出通道连接口;所述第一电力缆线引出通道的一端与对应电力工作井的侧面上的电力缆线引出通道连接口连接,第一电力缆线引出通道的另一端向井体外延伸;所述第二电力缆线引出通道的一端与内部隔墙上的电力缆线引出通道连接口连接,第二电力缆线引出通道的另一端穿过对应通信工作井的侧面上的电力缆线引出通道连接口,并向井体外延伸;所述第一通信缆线引出通道的一端与内部隔墙上的通信缆线引出通道连接口连接,第一通信缆线引出通道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电力工作井的侧面上的通信缆线引出通道连接口,并向井体外延伸;所述第二通信缆线引出通道的一端与对应通信工作井的侧面上的通信缆线引出通道连接口连接,第二通信缆线引出通道的另一端向井体外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缆线支架固定连接于井体的底面和/或内部隔墙上。
进一步地,所述缆线支架采用托臂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电力缆线引出通道连接口和通信缆线引出通道连接口均与缆线正线主通道连接口在井体高度方向上下错开。
进一步地,所述内部隔墙上的电力缆线引出通道连接口处的竖向墙体向通信工作井内凹,内部隔墙上的通信缆线引出通道连接口处的竖向墙体向电力工作井内凹。
进一步地,所述井体的顶面上设有对应电力工作井和通信工作井的井盖。
进一步地,还包括缆线正线主通道,所述缆线正线主通道与缆线正线主通道连接口连接,缆线正线主通道由并列设置的电力缆线排管和通信缆线排管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45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桥梁限高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尘效果的机械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