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用粉体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4847.9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4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赖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力硕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15/00;H01M4/139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谢永 |
地址: | 432700 湖北省广***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正极 材料 生产 用粉体 混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池正极材料混合领域的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用粉体混合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部后侧壁上固定有至少两组弧形滑道,弧形滑道内部抵压有辊筒,箱体内部右侧壁上固定有摆动电机,辊筒之间同轴心穿插固定有连接杆,摆动电机与连接杆通过第一支架连接;弧形滑道下方依次设有筛选框及混合箱,筛选框底面为滤网,筛选框与混合箱的左右侧壁与箱体左右内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固定连接;箱体的一侧内壁设有转轮,转轮与转动电机连接,电机固定在箱体侧壁上。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正极材料粘结,并且能够筛选相同颗粒大小的正极材料进行混合,有利于掌控电池的性能参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正极材料混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用粉体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正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材料之一,也是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中主要的锂离子来源,其性能和价袼对锂离子电池的影响较大。目前研制成功并得到应用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NCM)和镍钴铝酸锂(NCA)等。
钴酸锂和三元材料的混合在业内被广泛采用,和钴酸锂相比,三元材料价格低廉,循环性能优异,容量较高,但材料加工性能、压实密度、电压平台等略低于钴酸锂,将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不仅可以改进钴酸锂(LiCoO2)的耐过充性能,而且可以改善三元材料(NCM和NCA)的倍率性能和能量密度。
但是,由于不同厂家的生产工艺不完全一致,生产出来的正极材料的颗粒大小不尽一致,造成整理材料的物理性质也有所差异,会对正极材料的混合造成阻碍,影响电池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用粉体混合装置,可以防止正极材料粘结,并且能够筛选相同颗粒大小的正极材料进行混合,有利于掌控电池的性能参数。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用粉体混合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后侧壁上固定有至少两组弧形滑道,所述弧形滑道内部抵压有辊筒,所述箱体内部右侧壁上固定有摆动电机,所述辊筒之间同轴心穿插固定有连接杆,所述摆动电机与所述连接杆通过第一支架连接;所述弧形滑道下方依次设有筛选框及混合箱,所述筛选框底面为滤网,所述筛选框与混合箱的左右侧壁与所述箱体左右内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设有转轮,所述转轮与转动电机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箱体侧壁上;所述转轮轴心处固定有弯折转杆,所述弯折转杆与所述箱体底面之间通过第二支架活动连接,所述混合箱上表面一侧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与所述筛选框底面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滑道底端表面设有槽口。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电机输出轴与所述弧形滑道同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部左侧壁上螺栓固定有与所述弧形滑道同轴心的弧形导轨,所述弧形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连接杆端部固定在所述滑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筛选框底面一侧固定有轴座,并在所述轴座中穿插转动固定有连接轴,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分别套接固定在所述弯折转杆及连接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底部侧壁上铰接有箱门。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力硕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力硕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48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料用涂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保证隔热板隔热效果的模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