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书刊自动输送的智能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7067.X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9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昆奇;史学尚;李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鸿发印务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B65G47/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37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书刊 自动 输送 智能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实现书刊自动输送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输送单元、传送单元和导轨单元,所述输送单元用于接入书刊胶订线输送过来的书刊,由输送单元机架、输送带一、输送带二及设置在输送带二上的定位挡板组成;所述传送单元设置在输送带二的另一端,与输送带二处于同一直线上,由传送单元机架、传送板、电机及设置在传送板中间的传送滑轮组成;所述导轨单元设置在传送单元和勒口机之间,用于将传送单元传送的需要勒口的书刊经导轨导入到勒口机,导轨单元由导轨单元机架、导轨定位装置和设置在导轨定位装置内部的横向导轮及竖向导轮组成。通过本实用新型发明,实现胶订线与勒口机的自动化衔接,减少人工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运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刊印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现书刊自动输送的智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书刊印刷的印后装订工序中,主要是通过胶订联动线对书本进行胶订成型,很多书刊除了胶订之外,还需要进行勒口处理,现有技术中,胶订联动线是不具备勒口功能的,且与勒口工序线是分开且独立的两道工序,需要增加书刊生产装订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消耗,不仅效率低,且容易增加损耗和生产成本,为了提高书刊加工的自动化、高效化程度,需要一种胶订线与勒口机相衔接的装置来解决现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书刊自动输送的智能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实现书刊自动输送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输送单元、传送单元和导轨单元。所述输送单元用于接入书刊胶订线输送过来的书刊,由输送单元机架、输送带一、输送带二及设置在输送带二上的定位挡板,所述定位挡板设置在输送带二的一端,所述输送带一设置在定位挡板一端,且高度高于定位挡板并与输送带二相互垂直;所述传送单元设置在输送带二的另一端,与输送带二处于同一直线上,由传送单元机架、传送板、电机及设置在传送板中间的传送滑轮组成,所述传送板设置在传送单元机架上,由所述电机带动旋转,传送板由两块组成,传送板中间设置有传送滑轮;所述导轨单元设置在传送单元和勒口机之间,用于将传送单元传送的需要勒口的书刊经导轨导入到勒口机,导轨单元由导轨单元机架、导轨定位装置和设置在导轨定位装置内部的横向导轮及竖向导轮组成,所述导轨定位装置、所述传送板在正常工作时与勒口机进书端在一条中轴线上,所述横向导轮和竖向导轮为书刊进入勒口机进书端提供移动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单元机架上同时设置有多组传送板,优选设置为4组,且保证4组传送板呈十字状态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书刊自动输送的智能控制装置,通过不停转动的传送单元将输送单元输送过来的书刊由原本水平状态转动到竖立状态并传送到导轨单元进入勒口机进行勒口工艺,实现了胶订线与勒口机的自动化衔接,减少人工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减少了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书刊自动输送的智能控制装置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书刊自动输送的智能控制装置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书刊自动输送的智能控制装置立体结构图。
图中:1.输送单元,101.输送带一,102.输送带二,1021.定位挡板,103.输送单元机架,2.传送单元,201.传送板,2011.传送滑轮,202.传送单元机架,203.电机,3.导轨单元,301.导轨单元机架,302.导轨定位装置,3021.横向导轮,3022.竖向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鸿发印务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长沙鸿发印务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70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