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氧化钛基气体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8822.6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2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潘明强;盛军;刘吉柱;王阳俊;涂明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G01N27/12;C25D11/26;C25D5/02;B22F3/22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叶栋 |
地址: | 215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气体 传感器 | ||
1.一种二氧化钛基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二氧化钛气敏层、叉指电极层、绝缘层以及加热电极,所述叉指电极层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叉指电极,所述叉指电极为梳状结构,所述叉指电极和所述二氧化钛气敏层贴合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基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指电极包括交错对称分布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钛基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间隔有二氧化钛。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钛基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指电极层的厚度为10~50μ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钛基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指电极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叉指电极末端的信号引出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基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气敏层为多微孔状的二氧化钛微弧氧化膜,厚度为10~5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基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二氧化钛陶瓷膜层,厚度10~50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基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极为蛇形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基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极的材质为Pt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88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装设备用燃煤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水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