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防护结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9602.5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2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红光;华超;曾维权;周庆佳;杨薇;邱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B60K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防护 结构 车辆 | ||
一种动力电池防护结构,包括电池模组和护罩,电池模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动力电池,上壳体连接在下壳体上,动力电池设置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并固定在下壳体上,护罩覆盖在下壳体的外壁上,护罩与下壳体之间通过连接件实现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防护结构的护罩为电池模组提供防护,可以有效避免或减缓磕底、石击等对电池模组的影响。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防护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受环境和石油等能源影响,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领域发展的趋势,各国陆续制定战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我国通过法规制定双积分政策,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装载在电池包内部,要求电池组箱提供IP67等级的防护,以防止电池发生爆炸等严重影响安全的事故发生。因为电池包基本都是悬挂在车身底部,所以容易发生石头等物体磕底电池包的现象,实际整车开发过程中及客户开车过程中确实出现过电池包磕底的现象,造成了电池包壳体的损坏,使电池包失去防尘防水的防护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防护结构,护罩为电池模组提供防护,可以有效避免或减缓磕底、石击等对电池模组的影响。
一种动力电池防护结构,包括电池模组和护罩,电池模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动力电池,上壳体连接在下壳体上,动力电池设置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并固定在下壳体上,护罩覆盖在下壳体的外壁上,护罩与下壳体之间通过连接件实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下壳体包括底板和侧框,所述侧框沿着所述底板的周向设置,所述侧框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侧框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外侧设有斜面,所述护罩覆盖在所述底板和所述斜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护罩包括护板和翻边,所述翻边沿着所述护板的周向设置,所述翻边连接在所述护板上,所述护板抵靠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翻边抵靠在所述斜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翻边和所述斜面上设有固定所述护罩的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护罩通过多个所述连接件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配合连接在所述下壳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底板上设有凸棱,所述凸棱和所述护板上设有固定所述护罩的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护罩通过多个所述连接件与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配合连接在所述下壳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凸棱上设有固定所述电池的安装孔,所述电池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安装孔配合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安装孔与各所述第二连接孔错开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连接件为螺栓,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为螺纹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护罩由铝材、钢材或高分子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护罩的厚度为0.8mm~1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防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防护结构的护罩为电池模组提供防护,可以有效避免或减缓磕底、石击等对电池模组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防护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防护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防护结构另一方向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防护结构沿着宽度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防护结构沿着长度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96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炉中使用时间可延长的电子标签
- 下一篇:用于检查铁路站台限界的检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