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9847.8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6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王晋;王炜正;许廷兴;南欢;郭新杰;黄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60 | 分类号: | B65G67/6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式 可折叠 装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顶端与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外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外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五旋转接头与快速接头连接,由液压驱动泵驱动所述传动机构折叠伸缩以带动快速接头位于不同基础水位上。本实用新型运用四连杆机构运动及液压传动原理,将传统装卸臂的内臂单一构件由拆分为二级以上构件,构件之间通过旋转接头进行连接,并可实现折叠伸缩功能,提高装卸臂的覆盖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NG装卸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其可以适应不同LNG运输船型及内河高低水位落差,应用于长江内河LNG直立式接卸码头。
背景技术
为积极推动气化长江战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促进液化天然气(L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多元化的供应方式,近年来,交通运输部积极在长江内河上布局LNG接卸码头及接收站。
与沿海码头相比,LNG在长江内河的水运接卸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长江内河需要适应广泛的LNG运输船型
为充分利用宝贵的岸线资源,长江下游近海口LNG接卸码头既要能接卸一程转运的大型LNG海进江船舶(通常在8万方以上),又需要满足适应二程转运的LNG长江运输船舶(6千方~4万方)的装船功能,这样对LNG装卸臂的船型适应范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长江内河水位落差较大
长江中上游地区,水位落差通常在10m以上。LNG接卸若采用利用钢制趸船的浮式码头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若采用直立式码头,适应大范围水位落差的LNG接卸设施-LNG装卸臂是主要的技术难点。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应多级LNG运输船舶及高水位落差的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应用于长江内河LNG直立式接卸码。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设计一种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顶端与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外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外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五旋转接头与快速接头连接,由液压驱动泵驱动所述传动机构折叠伸缩以带动快速接头位于不同基础水位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段内臂和多个旋转接头,所述多段内臂之间分别通过旋转接头连接,位于最前端的内臂通过旋转接头与外臂的一端连接,位于最后端的内臂通过旋转接头分别与立柱顶端、配重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旋转接头、第二旋转接头、第三旋转接头、第四旋转接头,所述第一旋转接头、第二旋转接头通过第一内臂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接头、第三旋转接头通过第二内臂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接头、第四旋转接头通过第三内臂连接,所述第四旋转接头分别与立柱顶端、配重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接头还与外臂的一端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传统装卸臂的外臂、内臂均为单一部件,导致装卸臂覆盖范围有限。为提高装卸臂的覆盖范围,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运用四连杆机构运动及液压传动原理,将传统装卸臂的内臂单一构件由拆分为二级以上构件,构件之间通过旋转接头进行连接,并可实现折叠伸缩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的包络线覆盖范围位于基准水位1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塔架式可折叠型装卸臂的包络线覆盖范围位于基准水位2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98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