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引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9978.6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3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陈亭;卢嘉渝;詹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器。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壳体连通有引流管及排液管;壳体为球体;引流管为便于伸缩的波纹管;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面;壳体上设置有至少1个刻度尺;引流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引流管启闭的阀门;排液管内配合安装有避免引流到壳体内的积液反流的单向阀。本实用新型通过球体的壳体及支撑面的配合使用,使得病患在翻身或活动时壳体均存在支撑面或支撑点,避免了壳体倾倒;同时,引流管采用波纹管使得引流管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伸缩,实用性高;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有效避免了病患伤口的二次感染及积液流出,适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引流器。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手术之后病患的创口处或部分器官腔内都会产生积液,如不及时排除,不仅增加病患的痛苦,而且不利于创口的痊愈,甚至容易引起感染,继发脓肿等;现有技术中采取穿刺抽液处理,由于积液会不断产生,因此需要反复穿刺抽液,不仅十分麻烦,还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故部分反复出现积液的病患,会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袋来进行抽吸排出。
目前的负压引流器主要包括引流器主体和连接于引流器主体上端的引流管,引流器主体通常是圆柱状的塑料壳体;当引流器主体上的引流管接到人体之前,用手压缩引流器主体产生负压,利用负压通过引流管对病患体内的目标流体进行吸引收集。
现有的负压引流器虽然能够解决收集身体积液的问题,但是由于病患需要长时间携带引流器本体,所以当病患卧床或翻身时,引流器本体易发生倾倒,进而造成积液倒流或积液流出,造成病患身体出现不适反应,还会造成不必要的医疗污染,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引流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负压引流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连通有引流管及排液管;所述的壳体为球体;所述的引流管为便于伸缩的波纹管;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面;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至少1个刻度尺;所述的引流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引流管启闭的阀门;所述的排液管内配合安装有单向阀。
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上开设有用于使得壳体内处于负压状态的排气孔;所述的排气孔均配合安装有单向阀。
作为优选,所述的引流管的内部空腔为螺旋形。
作为优选,所述的排液管的出口配合安装有封口塞;所述的封口塞通过连接线与排液管外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夹持部。
作为优选,所述的夹持部、引流管、排液管及排气孔均位于壳体的非支撑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面为2个,2个支撑面相互垂直,每个支撑面上分别设置有刻度尺。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面的面积不大于壳体的球心面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球体的壳体及支撑面的配合使用,使得病患在翻身或活动时壳体均存在较大的支撑面,避免了壳体倾倒;同时,引流管采用波纹管使得引流管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伸缩,实用性极高;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有效避免了病患伤口的二次感染及积液流出,适于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即本实用新型的附加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各个实施例中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99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瓜绿色栽培测土配方施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石材安全干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