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耐磨的柱塞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1937.0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8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翁付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太平洋江茂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4 | 分类号: | F04B53/14;F04B53/1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42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柱塞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耐磨的柱塞套结构,包括有柱塞套主体,柱塞套主体整体成型为阶梯式的圆轴结构,柱塞套的中心也成型有阶梯式的内孔结构,内孔结构与柱塞套的轴线同轴,并且内孔结构贯通柱塞套的两端,所述柱塞套的外表面的一端成型有法兰环,法兰环为长圆形型的截面结构,在法兰环的两端的表面贯通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以柱塞套的轴线相对设置,柱塞套通过固定孔与柱塞的外周结构连接,柱塞泵的另一端设置为小径的结构,并且在外表面成型有多个密封环,密封环之间的凹陷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内孔结构成型有压油结构腔与油液流道部分,本装置具有延长寿命,提高结构的配合精度,减少磨损,减少震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柱塞泵上的活动结构的改进结构,具体是一种高耐磨的柱塞套的结构。
背景技术
柱塞泵是液压系统的一个重要装置。它依靠柱塞在缸体中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油、压油。柱塞泵具有额定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和流量调节方便等优点。柱塞泵被广泛应用于高压、大流量和流量需要调节的场合,诸如液压机、工程机械和船舶中。
其中柱塞套是柱塞泵的活塞杆的上套接的一个结构,其主要的功能是导向活塞杆的运行,并且减少活塞杆的磨损,同时柱塞套上还有相应的流道和压油腔,随着柱塞的运行起到压油的功能,并且实现柱塞套的稳定运行。
柱塞套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已上下的运动轨迹为主,柱塞套的端部通常较大,并且会套接有出油的结构,所以磨损较快,但是柱塞泵是一种密合要求较高的结构,在不必要的情况下没有翻修的必要,所以结构的间隙逐渐加大,震动频繁,容易出现噪音,所以柱塞套的寿命关系着柱塞泵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高耐磨的柱塞套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柱塞套主体,柱塞套主体整体成型为阶梯式的圆轴结构,柱塞套的中心也成型有阶梯式的内孔结构,内孔结构与柱塞套的轴线同轴,并且内孔结构贯通柱塞套的两端,所述柱塞套的外表面的一端成型有法兰环,法兰环为长圆形型的截面结构,在法兰环的两端的表面贯通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以柱塞套的轴线相对设置,柱塞套通过固定孔与柱塞的外周结构连接,柱塞泵的另一端设置为小径的结构,并且在外表面成型有多个密封环,密封环之间的凹陷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内孔结构成型有压油结构腔与油液流道部分,所述压油结构腔的内径大于油液流道部分,油液流道部分侧向设置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的侧边向流道部分的下端斜向成型有润滑流道,所述压油结构腔向进油孔的进口段方向也成型有润滑流道。本装置是一种柱塞套的改进结构,主要的特点是改进了柱塞套的固定结构与油液的流通结构,以此来提高结构的耐磨性,具有延长寿命,提高结构的配合精度,减少磨损,减少震动的效果,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寿命。
本方案中,法兰结构大于柱塞套的外部结构,通过侧向的连接结构与柱塞结构的外周的一圈的结构连接,形成了一体式的结构,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内孔结构中需要安装施加压力的压油结构,属于活动件,内部的活塞(柱塞)杆也是活动件,活动件之间就需要润滑,通过润滑流道直接从进液流入油液进行润滑,同时润滑的油液是与需要压油的流道部分是隔离的,不影响正常的压油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柱塞套主体整体采用压铸成型并且转角部分都成型为圆角结构。柱塞套结构为一体式成型的加工,不容易产生开裂和应力集中,提高结构的寿命,通常都会在压铸成型后对具体的尺寸再进行精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流道的内径为1~2mm,润滑流道相对于柱塞套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30°,并且润滑流道的边缘和表面成型为光滑的表面。润滑流道的作用是导通油液的流动,较小的内径就可以在压力的推动下进行流动,不需要大量的流动,光滑的表面是提高顺畅性,避免堵塞。
进一步的,所述油液流道部分的内径侧侧面成型有导流槽,导流槽的底面边缘与最近的润滑流道连通,并且润滑流道的出口边缘与导流槽连接。导流槽的作用是将油液导通到油液流道部分的整个圆周结构,提高润滑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太平洋江茂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太平洋江茂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19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束装配单板架
- 下一篇:一种上拉式光固化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