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煤电站双塔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辅助消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2255.1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8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华;胡宇峰;薛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C02F1/20;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煤 电站 双循环 湿法 烟气 脱硫 系统 辅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燃煤电站双塔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辅助消泡系统,吸收塔浆液槽液位超过一定值时,浆液从吸收塔水平向溢流管进入竖直向溢流管,与来自AFT塔,经AFT塔水平溢流管和AFT塔斜向溢流管的溢流浆液混合,在竖直向溢流管内的浆液分离,泡沫上升进入泡沫收集喷淋装置;来自工艺水箱的工艺水经阀门,在工艺泵的作用下进入泡沫收集喷淋装置,在泡沫喷淋收集装置内,有效地消除浆液泡沫,形成新的混合液在重力作用下返回竖直向溢流管,最终进入吸收塔地沟。本实用新型有效节省了投资费用;减少了消泡剂和吸收剂的使用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杜绝了跑冒滴漏的现象,改善文明生产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煤电站双塔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辅助消泡系统,属火力发电厂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煤炭作为一次能源,燃烧过程中产生的SO2是重要大气污染物质之一,为此建设了大量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设施。
在湿法脱硫装置处理的烟气中含有不溶性气体,在烟气与浆液充分接触的过程中,这些不溶性气体被浆液包围,烟气和浆液形成的气一液界面,在巨大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球状气泡;大量气泡在气一液密度差的作用下迅速上升到浆液池表面,形成一层泡沫。如果这种泡沫越多,表面张力就越大,表面张力增加,势必导致气泡不易破碎,进而引起浆液池表面泡沫层增厚,出现严重的虚假液位,不利于湿法脱硫装置系统的运行控制。
目前,在燃煤机组湿法脱硫装置中脱硫浆液泡沫消除的主要方式是添加消泡剂,消泡剂的添加一方面抑制着浆液泡沫的形成,同时又影响了脱硫浆液的成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氧化硫的吸收,不利于石灰石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煤种成分不同,燃烧后产生的烟气成分不同,同一种消泡剂对不同的煤种效果不同,有点甚至一点效果没有。
本实用新型针对这一现象,结合湿法烟气脱硫中泡沫形成的特点,提出一种燃煤电站湿法烟气脱硫辅助消泡系统,有效消除湿法脱硫形成的泡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煤电站双塔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辅助消泡系统,在湿法烟气脱硫中由于除雾器的冲洗,或者浆液密度达不到排放要求等都可能出现吸收塔液位超过溢流口,含泡沫的吸收塔浆液通过溢流口排除塔外,与AFT塔溢流出的浆液汇合,由于泡沫密度小出现分离,泡沫进入泡沫收集喷淋装置,在装置内喷入新鲜的工艺水,消除泡沫后的浆液流入地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燃煤电站双塔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辅助消泡系统,包括:
吸收塔浆液溢流单元,所述吸收塔浆液溢流单元包括吸收塔浆液槽、吸收塔水平向溢流管、吸收塔竖直向溢流管和吸收塔地沟,所述吸收塔水平向溢流管的一端与吸收塔浆液槽相连通,另一端与吸收塔竖直向溢流管相连通,吸收塔竖直向溢流管的底端伸于吸收塔地沟内;
AFT塔浆液溢流单元,所述AFT塔浆液溢流单元包括AFT塔、AFT塔水平向溢流管和AFT塔斜向溢流管,输送AFT塔水平向溢流管的一端与AFT塔相连通,另一端与AFT塔斜向溢流管相连通,AFT塔斜向溢流管倾斜设置,且AFT塔斜向溢流管的末端与吸收塔竖直向溢流管相连通;
泡沫收集喷淋消除单元,所述泡沫收集喷淋消除单元包括工艺水箱、阀门、工艺水泵和泡沫收集喷淋装置,所述工艺水泵的进液端通过管路与工艺水箱相连通,出液端通过管路与泡沫收集喷淋装置相连通,泡沫收集喷淋装置与吸收塔竖直向溢流管的顶端相连通,阀门设置在工艺水泵进液端的管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泡沫收集喷淋装置包括泡沫破碎罩和芒刺,所述芒刺固定于泡沫破碎罩的内壁上,吸收塔竖直向溢流管和工艺水泵出液端的管路均对应与泡沫破碎罩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泡沫破碎罩呈倒锥台结构,泡沫破碎罩的内壁和泡沫破碎罩中心线的夹角为10°至20°。
进一步地,所述泡沫破碎罩的材料采用DIN 1.4529不锈钢或904L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22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油缸支座钻孔加工的拉马式固定工装
- 下一篇:一种晶圆双面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