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网雷击钳位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2783.7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4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波;齐良;孙换春;郭光辉;张宝;赵刚;刘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延安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4/02 | 分类号: | H01T4/02;H01T4/10;H02H9/04 |
代理公司: | 11514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邹成娇 |
地址: | 716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球 保护器本体 钳位 本实用新型 跳闸 放电间隙 放电组件 一端连接 安装维护 调整结构 放电电弧 滑动连接 间隙放电 连接柱穿 连接组件 钳位保护 上固定盘 相对布置 轴向布置 可调节 可控性 连接柱 雷击 电球 下放 电网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网雷击钳位保护装置,包括钳位保护器本体,钳位保护器本体一端连接有放电组件、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组件;放电组件包括相对布置的上放电球、下放电球,上放电球连接有沿钳位保护器本体轴向布置的连接柱,连接柱穿设有设于上放电球上方的上固定盘,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连接柱的方式调节放电间隙。便于在不同的线路中布局应用。可调节放电间隙的结构确保了放电球间隙放电的可控性和放电电弧稳定性,调整结构合理,安装维护方便,且能够大幅度降低跳闸率,减少跳闸次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防雷击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网雷击钳位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电能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突然的停电事故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因而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是电力系统的首要任务。
10kV~35kV线路是我国配电网的重要线路,直接面向广大用户分配电能,配电线路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其耐雷水平普遍不高,一旦发生雷击,容易导致线路设备损坏或整条线路跳闸的恶性事故发生,在我国沿海特别是南方沿海多雷地区越来越严重。因此针对10~35kV配网线路的防雷措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各地方电网采取了多元化或差异化的防雷措施用在10~35kV配网线路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在主要采用氧化锌避雷器来防护线路,但目前避雷器存在以下的不足:
1、避雷器的内部的阀片在陡波、雷电波、操作波保护裕度技术参数很难达到一致,致使长期挂网运行期间存在工频泄漏电流流入大地,容易引起热崩溃爆炸及避雷器长期挂网运行内部阀片加速老化引起线路接地故障。
2、避雷器安装需要额外接地,安装不方便,维护困难。在线路大面积安装避雷器时,若发生避雷器接地故障,通常需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查找故障。另外,土壤电阻率较高,接地体降阻难度大及接地体偷盗现象严重,都将导致安装的避雷器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提供的一种电网雷击钳位保护装置,该装置安装方便,调节范围广,能够大幅度降低跳闸率;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网雷击钳位保护装置,包括钳位保护器本体,所述钳位保护器本体一端连接有放电组件、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放电组件包括相对布置的上放电球、下放电球,所述上放电球连接有沿钳位保护器本体轴向布置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设有设于上放电球上方的上固定盘,所述上固定盘上设有套在连接柱上的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外周上螺接有若干环绕连接柱布置的第一固定螺柱,所述第一固定螺柱预紧后其端部抵靠在连接柱的外周面上;所述下放电球与钳位保护器本体上端相连,所述钳位保护器本体上端固定有下固定盘;所述上固定盘与下固定盘之间连接若干有绝缘固定柱。
本技术方案中:放电组件安装在钳位保护器本体的上端,放电组件的上放电球和下放电球相对布置,并且在上固定盘与下固定盘之间,上固定盘与下固定盘能够起到遮罩上放电球与下放电球的作用,减少雨淋时及外界污秽影响放电,上放电球与下放电球之间的距离即放电间隙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通过滑动连接柱的方式调节连接柱与固定轴套之间的相对位置即可调整上放电球与下放电球之间的放电间隙。便于在不同的线路中布局应用。可调节放电间隙的结构确保了放电球间隙放电的可控性和放电电弧稳定性,调整结构合理,安装维护方便,且能够大幅度降低跳闸率,减少跳闸次数。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上端设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上套有弹性绝缘罩,所述弹性绝缘罩上设有引线连接部,所述引线连接部上设有与弹性绝缘罩相通的引线孔。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外周面上设有若干沿连接柱轴向布置的限位槽,所述固定轴套内壁设有与限位槽滑动适配的限位卡凸,各个所述第一固定螺柱预紧后,各个第一固定螺柱端部相应抵靠在其中一个限位槽的底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延安供电分公司,未经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延安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27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绝缘子功能的多间隙避雷器
- 下一篇:360度全圆周电极间隙火花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