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漏型导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3972.6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4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段宜强;肖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洪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漏 导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漏型导尿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和集液袋;所述的第一引流管前端设有引流口,引流口连通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内设置的引流通道以及集液袋;所述第一引流管引流端包覆有固定气囊,固定气囊内通过充气口连通设于第一引流管内的充气通道,所述充气口设有两个,所述充气通道连通设于第一引流管出液端的充气管;所述第一引流管出液端还设有与引流通道连通的清洗管。本实用新型可以保持尿道出口的清洁干燥,避免尿液不被泄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辅助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漏型导尿装置。
背景技术
对无法自行排尿的病患者采用导尿管排尿是常见的手段,现有的导尿装置多采用橡胶、硅胶等材料制成,经由尿道插入膀胱后,在靠近尿道口一侧设置气囊,通过对气囊冲入气体或液体,使气囊膨胀从而固定在膀胱内。
在现有的导尿管设计中,防漏是导尿管设计改进的一大方向。在导尿管位于人体外尿道出口处,以及集液袋均为尿液容易渗漏处。另外现有的导尿装置无法对引流管的长度进行改变,从而使针对不同长度需求的适应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防漏型导尿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防漏型导尿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和集液袋;
所述的第一引流管前端设有引流口,引流口连通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内设置的引流通道以及集液袋;所述第一引流管引流端包覆有固定气囊,固定气囊内通过充气口连通设于第一引流管内的充气通道,所述充气口设有两个,所述充气通道连通设于第一引流管出液端的充气管;所述第一引流管出液端还设有与引流通道连通的清洗管;
所述的第一引流管外壁位于人体尿道出口处套设有防漏环,防漏环为弹性环,可沿第一引流管外壁上下来回推动用以定位,所述防漏环表层设有吸液孔;
所述第一引流管出液端通过连接头一连接有伸缩软管,伸缩软管出液端通过连接头二连接所述第二引流管;
所述第二引流管固定连接有集液袋,所述的集液袋包括第一袋体和设于第一袋体内部的第二袋体,所述第二引流管与第二袋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袋体位于第一袋体的上半部分,所述第二袋体顶部设有多个过液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漏型导尿装置中,所述第二引流管设有流速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漏型导尿装置中,所述流速调节阀包括壳体、滚轮和连接杆,所述壳体设有包覆于第二引流管外壁,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用于容纳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连接杆设于壳体容纳腔内,所述壳体内侧壁设有倾斜设置的滑槽,用于连接杆的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漏型导尿装置中,所述第一袋体内部设有隔层,从而将第一袋体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的隔层设有出液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漏型导尿装置中,所述的第一袋体与第二袋体通过连接部相连,所述连接部为可伸缩的褶皱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防漏环设置可以保持尿道出口的清洁干燥,利于医护人员工作和减少患者困扰;流速调节阀设置可以便捷地依需要调节导尿管流速;伸缩软管设置可以根据不同长度需要对导尿装置的引流管长度进行改变,从而更加适应使用需要;集液袋的结构改进可以使袋体受到挤压碰撞时,最大限度地使尿液保留在袋体内部,由于内外袋体和隔层的设置起到了限流作用,在收到挤压碰撞时,不会造成大量尿液涌出而造成泄漏。同时顶部伸缩褶皱的连接部设置也可以使袋内容量处在一个可以容纳变化范围内,进一步保证了尿液不被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流速调节阀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洪,未经王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3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