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混凝土建筑地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4157.1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6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孙忠国;代彦兵;张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郑园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混凝土 建筑 地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混凝土建筑地基,解决了现有雨水井篮筐拦污功能单一造成的封堵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桩柱,桩柱上方为褥垫层,褥垫层上方为刚性基础,相邻两个桩柱之间设置有桩间斜拉混凝土柱和桩柱稳定保持块,桩间斜拉混凝土柱一端连接在桩柱的上端部、另一端连接在相邻桩柱的下端部,所述桩柱稳定保持块位于相邻桩柱的上端部之间且与褥垫层的下端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桩间斜拉混凝土柱与桩柱共同形成复合型混凝土建筑地基的桩基,形成立体的网格连续状,相互之间关联,有效避免桩柱被破坏,又能够对桩间软弱的土层进行加固,充分保证了桩柱及桩间土的可靠性,有效提高了复合地基的安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地基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复合型混凝土建筑地基。
背景技术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基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根据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将复合地基分成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和水平向增强复合地基两类,又把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分成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三种。复合地基具有三种破坏形式:
(1)桩间土首先破坏引起复合地基全面破坏;
(2)桩柱首先破坏引起复合地基全面破坏;
(3)桩柱与桩间土同时发生破坏。
传统的复合地基容易产生上述破坏,为保证复合地基的可靠性来延长寿命,亟需开发一种可靠的复合地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复合型混凝土建筑地基,解决了现有复合地基容易发生桩间土破坏和桩柱破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型混凝土建筑地基,包括桩柱,桩柱上方为褥垫层,褥垫层上方为刚性基础,相邻两个桩柱之间设置有桩间斜拉混凝土柱和桩柱稳定保持块,桩间斜拉混凝土柱一端连接在桩柱的上端部、另一端连接在相邻桩柱的下端部,所述桩柱稳定保持块位于相邻桩柱的上端部之间且与褥垫层的下端面相接触。
所述桩柱稳定保持块为混凝土块,桩柱稳定保持块的长度小于相邻桩柱之间的距离。
所述桩柱与桩柱稳定保持块之间填充有膨胀土。
所述桩柱的下端浇筑在不可压缩地层中,所述桩间斜拉混凝土柱浇筑在不可压缩土层上方的软弱土层中。
本实用新型在桩柱之间设置了桩间斜拉混凝土柱,桩间斜拉混凝土柱与桩柱共同形成复合型混凝土建筑地基的桩基,形成立体的网格连续状,相互之间关联,既能保证竖直受力的可靠性,又能抵抗剪切应力。立体的网格连续状桩基既能够有效避免桩柱被破坏,又能够对桩间软弱的土层进行加固,充分保证了桩柱及桩间土的可靠性,有效提高了复合地基的安全寿命。另外,桩柱稳定保持块起到二次防护作用,保证桩柱上端部的稳定性,进一步弥补了软弱土层的产生的缺陷;桩柱与桩柱稳定保持块之间填充膨胀土,既为桩柱的上端部提供了弹性余量,又对弹性余量进行了可靠限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41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双重钠基膨润土的破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层建筑地基桩柱稳定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