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病菌快速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4249.X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0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柱;何农跃;谭薪兴;徐余月;于蛟怡;贺子瑜;于军;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2 | 分类号: | G01N21/82;G01N21/01;G01N33/569;C12M1/34;C12M1/3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杨千寻;冯振宁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病菌 快速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病菌快速检测仪,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模块、检测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的检测模块包括热盖和热井,所述热盖包括密封盖和加热装置一,所述加热装置一安装在密封盖上,密封盖与壳体连接。所述热井包括加热装置二、光源和探测器,所述加热装置二设有试剂管腔,光源和探测器安装在加热装置二的壁上。所述的控制模块可对检测模块进行参数设定及检测信息处理。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检测仪的温度控制,进行多路病菌浊度检测,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成本低和快速完成检测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仪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式病菌快速检测仪。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致病菌微生物检测方法需要通过细菌培养,然后分离和筛选菌落,再进行一系列生化实验、溶血实验和动物实验等。一般的细菌培养需要几天时间,个别细菌甚至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且无法对难培养或不可培养的致病菌进行检测。这种方法效率极低,费时费力,而且灵敏度和特异性都很低,并且存在假阳性的问题。
常规的PCR法检测致病菌,首先是将细胞裂解,释放出DNA,然后利用PCR仪器进行扩增,再进行阴阳性判断。这种检测方法虽然灵敏度和特异性高,而且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但是需要配备昂贵笨重的PCR仪器,而且同样存在假阳性的问题。LAMP技术只需要一种酶,扩增效率高,与PCR相比具有更好灵敏度和特异性,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恒温扩增技术。LAMP扩增产物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荧光检测、凝胶电泳、比色法、浊度检测等。其中,LAMP显色法是用将提取的DNA加入到LAMP反应体系中,然后通过肉眼观察,比较待测样品与对照组,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这种检测方法通过是否显色判断有无扩增,存在无法区分特异性扩增与非特异性扩增的问题。LAMP浊度法是将提取的DNA加入到LAMP反应体系中,然后利用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白色沉淀来进行分析,同样肉眼观察存在主观误差,难以定量检测。不适合现场病菌快速检测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病菌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准确度不高、仪器结构复杂等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简易且准确的便携式病菌快速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便携式病菌快速检测仪,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模块、检测模块、显示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热盖和热井。所述热盖包括密封盖和加热装置一,所述加热装置一安装在密封盖上,密封盖与壳体连接,所述热井包括加热装置二、光源和探测器,所述加热装置二设有试剂管腔,光源和探测器安装在试剂管腔壁上。所述的控制模块、检测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一端通过旋转合页与壳体连接,密封盖另一端通过磁铁和吸盘与壳体吸附,实现便携式病菌快速检测仪的自锁定及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一包括加热片一、铝块一、隔热片和温度传感器一,所述隔热片通过弹簧与密封盖固定,隔热片上安装有加热片一和铝块一,加热片一和铝块一接触并可以给铝块一加热,铝块一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一,温度传感器一通过传输线与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二包括加热片二、铝块二,加热片二与铝块二接触连接;所述的铝块二内设有多个试剂管腔,试剂管腔内壁上有两个位置相对的通孔,通孔内设有光源和探测器。所述光源照射到对应的试剂管液体中,对应的探测器采集透过或反射的光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二通过支架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加热装置二与密封时热盖的加热装置一上下位置对应。所述加热装置二可以对试剂管内的被检测液进行加热,加热装置一既可以保证多路试剂管的高度一致,加热装置一又可以防止试剂管内的试剂蒸发后冷凝或逸散,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控电路板、屏幕,所述控制模块对加热装置一、加热装置二、温度传感器一、温度传感器二和探测器进行控制和数据处理,屏幕可设置加热温度等信息对检测调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42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羊养殖喂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一体双层食品用硅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