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泵站专用除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4785.X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2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吕继良;刘浩;陶敏;刘先利;熊怡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6;B01D53/04;B01D53/18;B01D45/08;B01D53/52;B01D53/58;B01D53/48;B01D53/54;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沃赵新 |
地址: | 435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泵站 专用 除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现有用于处理预制泵站臭气的臭气处理装置对臭气的净化效果不理想。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泵站专用除臭系统,包括集气管、喷淋塔、输送管、UV光解装置、排气管和烟囱;喷淋塔的进气口通过集气管与预制泵站内部连通,塔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除雾装置、若干层填料和旋流板;各层填料及旋流板上方均设有带有若干个螺旋喷头的喷淋管;UV光解装置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活性炭过滤网和风道,风道内设有螺旋导流片和紫外灯,风道内壁和螺旋导流片上均喷涂有光催化剂涂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大大提高对臭气的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臭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泵站专用除臭系统,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泵站是通过水泵为水提供势能和压能,解决无自流条件下排灌、排污的唯一方法。相比传统混凝土泵站,预制泵站具有运输方便、建设周期短、安装简单、占地少、维修简单等优点,其目前已成为新泵站建设的发展趋势。
预制泵站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其内部往往会产生大量的臭气,这些臭气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氢(H2S)、氨(NH3)、硫醇等挥发性物质及醇类、胺类等有机污染物,臭气的存在不仅会对预制泵站中的泵体等机械设备产生腐蚀作用,还会威胁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对预制泵站中产生的臭气进行除臭处理。
现有臭气处理装置大多结构设计简单,且功能单一,不能够有效对臭气进行净化处理,如公开号为CN20676263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喷淋塔的酸雾废气处理装置,采用该装置对预制泵站中产生的臭气进行除臭处理时,其只能去除臭气中能溶解于碱液或能与碱液反应的酸性物质,无法去除其他恶臭物质,且由于气流在塔体内停留的时间较短,该装置对臭气中的酸性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也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泵站专用除臭系统,该除臭系统通过在喷淋塔中设置旋流板并改进喷淋管的喷头结构,可以提高对臭气中的酸性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通过设置与喷淋塔相结合的UV光解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对臭气中的酸性污染物的高效去除,而且还可以通过催化氧化作用实现对其他恶臭物质的高效去除,大大提高对臭气的净化效果。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制泵站专用除臭系统,包括集气管、喷淋塔、输送管、UV光解装置、排气管和烟囱;所述喷淋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进气口通过集气管与预制泵站内部连通,所述塔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除雾装置、若干层填料和旋流板;所述除雾装置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波形板,其中,波形板的波峰与波峰相对应,波形板的波谷与波谷相对应,相邻波形板形成波形气流通道;各层填料及旋流板上方均设有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有从上至下螺旋延伸的螺旋喷头,螺旋喷头的螺旋半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螺旋喷头表面分布有喷口;所述旋流板用于将流过的气流引导成旋转气流;所述UV光解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出风口,出风口通过排气管与烟囱相连通,排气管上设有风机,所述壳体下部两侧设有与壳体曲面相切的进风口,进风口通过输送管与喷淋塔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壳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活性炭过滤网和风道,所述风道内设有螺旋导流片和紫外灯,风道内壁和螺旋导流片上均喷涂有光催化剂涂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除臭系统通过在喷淋塔中设置旋流板并改进喷淋管的喷头结构,可以提高对臭气中的酸性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其中,旋流板的设置可以使得臭气经过时形成旋转气流,既可以延长气流在塔体内的停留时间,又可以提升气体与喷淋液体的接触面积,螺旋喷头的设置能够使喷出的喷淋液均匀分散,并且能与螺旋上升的气体的流向近似相切,从而提升喷淋效果;通过设置与喷淋塔相结合的UV光解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对臭气中的酸性污染物的高效去除,而且还可以通过催化氧化作用实现对其他恶臭物质的高效去除,大大提高对臭气的净化效果,此外,通过在UV光解装置中设置螺旋导风片,还可以使得臭气在风道内形成回旋风,增加气流与光催化剂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使催化反应更充分,进一步提高臭气的净化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理工学院,未经湖北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47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