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机网罩底面自动焊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5733.4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5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针尖内燃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57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罩 底面 自动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焊接机构,具体涉及一种通机网罩底面自动焊接机;包括点焊机、支撑底座、水平横向滑轨和水平向纵滑轨;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高度调节机构,水平纵向滑轨通过支架与高度调节机构连接,水平纵向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座;滑座上连接有位移感应装置;水平横向滑轨固定连接于滑座上,水平横向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上固定连接有U型架,U型架开口端的宽度大于通机网罩最大直径;U型架上固定连接有位移感应装置,U型架的下方设有环形底座,微调机构位于U型架与环形底座之间;采用本方案的通机网罩底面自动焊接机具有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提高通机网罩合格率和加工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机网罩自动焊接机构,具体涉及一种通机网罩底面自动焊接机。
背景技术
通机网罩是由多根金属的环形架以及沿径向分布的U形连接架构成的网状结构,如图1 所示,为了固定其形状,通常需要将环形架与连接架重合处以点焊固定。通机网罩的侧面通常为锥面,不易定位。现有技术中,工人手持底面未经过焊接加工的通机网罩,将需要焊接处置于点焊机1的定电极101和动电极102之间,然后踩下控制踏板103,使动电极102下移进行焊接。但由于通机网罩底面焊接点较多,容易使工人疲劳操作,不易把控焊接质量,还会影响到工人的人身安全;且在焊接时每个工人每次焊接的角度均有不同,进而影响通机网罩的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提高通机网罩合格率和加工效率的通机网罩底面自动焊接机。
本方案中的通机网罩底面自动焊接机,包括点焊机、支撑底座、水平横向滑轨和水平纵向滑轨;点焊机的定电极和动电极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水平纵向滑轨通过支架与高度调节机构连接,水平纵向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上连接有位移感应装置,滑座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水平横向滑轨固定连接于滑座上,水平横向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该滑块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U型架,U型架开口端的宽度大于通机网罩最大直径;U型架上固定连接有位移感应装置,U型架的下方设有环形底座,环形底座上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为环形分布;环形底座的周侧开有多个定位槽;微调机构位于U型架与环形底座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于高度调节机构可先调整水平横向滑轨和水平纵向滑轨的高度,使置于换型底座上的通机网罩的高度位于定电极和动电极之间;再通过水平横向滑轨和水平纵向滑轨调整通机网罩的位置,使通机网罩的环形架与U形连接架的交叉处置于定电极和动电极之间以点焊固定,即可完成通机网罩底面的焊接加工。(2)由于环形底座上的限位销环形分布,限位销所形成的圆环直径与通机网罩最大直径相同,可对置于环形底座上的通机网罩进行定位。(3)环形底座的周侧所开设的定位槽与通机网罩周侧伸出的U形连接架相适应,即将通机网罩放置于环形底座上时伸出于通机网罩周侧的U形连接架刚好卡于定位槽内,不仅可防止通机网罩在加工时转动;还可进行预定位,为后续点焊时定位做好准备。 (4)微调机构可保证在进行点焊时,通机网罩底面始终与点焊机的定电极、动电极垂直,以保证点焊质量。这样仅需工人将需要焊接的通机网罩放置在环形底座上即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通机网罩的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效避免了因疲劳操作导致事故发生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微调机构包括复位弹簧、导向柱和一对微调底座,所述导向柱有两组且分别位于U型架开口处的两端,导向柱依次穿过复位弹簧、U型架、微调底座并与微调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微调底座位于环形底座的两侧且与环形底座为一体结构。该微调机构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易于更换;在几乎不提高加工成本的情况下保证通机网罩焊接质量。
进一步,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由导轨和与其相适应的导向滑块组成,导轨竖直设置并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导向滑块位于支架与导轨之间并与支架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水平横向滑轨、水平纵向滑轨以及导轨均为双轨。以保证其在水平横向、水平纵向移动时不会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针尖内燃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针尖内燃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57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绕后芯子容量测试夹具
- 下一篇:一种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