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探测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8111.7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1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吕政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捷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芳纶纤维层 紧包光纤 水下环境 无纺布层 加强件 缆芯 工作要求 环绕设置 探测光缆 内护套 柔软性 涂覆层 外护套 重量轻 包层 包带 布放 外周 纤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探测光缆,从内至外依次包括缆芯层、包带、内护套、第一芳纶纤维层、第一无纺布层、第二芳纶纤维层、第二无纺布层、外护套;所述缆芯层包括设于中心的加强件以及沿加强件外周环绕设置的紧包光纤,所述紧包光纤从内至外依次包括纤芯、包层、涂覆层。本实用新型外径小、重量轻、柔软性好、抗拉强度大,适于水下环境快速便捷布放,并能够满足工作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探测光缆。
背景技术
在一些水下环境如深海信息系统中需要使用光缆进行水下探测、声光通信,起建立信息传输通道和承受抗拉强度的作用。由于深海信息系统位于水下,其节点要求连接光缆体积不能太大,并能满足快速便捷布放特殊要求,同时光缆在水下环境使用时既要承受在布放过程中光缆自重、弯曲和其他作用力影响,又要满足长期正常工作要求,而现有的光缆外径大、重量重和弯曲性能差,无法满足上述工作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探测光缆,外径小、重量轻、柔软性好、抗拉强度大,适于水下环境快速便捷布放,并能够满足工作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探测光缆,从内至外依次包括缆芯层、包带、内护套、第一芳纶纤维层、第一无纺布层、第二芳纶纤维层、第二无纺布层、外护套;所述缆芯层包括设于中心的加强件以及沿加强件外周环绕设置的紧包光纤,所述紧包光纤从内至外依次包括纤芯、包层、涂覆层。通过在紧包光纤最外侧设计一层涂覆层,缓冲吸收部分环境应力和改善紧包材料收缩对光纤的传输性能影响。在内护套、外护套之间设置多层结构,能够提高光缆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的侧压力,减少光缆内部接收的压力。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护套、外护套的材质均采用聚醚型聚氨酯。聚醚型聚氨酯,兼有塑料和橡胶的优点,具有高拉伸强度、良好耐磨性、优异低温性能、热稳定性、光稳定性、优异耐水解性、耐化学性和耐霉菌性等特点。
进一步地,所述紧包光纤为10根。
进一步地,所述紧包光纤的直径为0.4~0.5mm,所述包带的外径为1.8~2.0mm;所述内护套的外径为2.6~2.8mm;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外径为4.2~4.6mm;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外径为6.4~6.8mm;所述外护套的外径为8.4~9.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外径小、重量轻、柔软好,能够实现减小存放空间以及适于水下环境快速便捷布放的施工要求;整体性能具有抗拉强度高、耐水压、耐腐蚀和零浮力等特点,适于水下环境的工作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水下环境的探测光缆,包括紧包光纤、中心加强件11、包带7、内护套6、第一芳纶纤维层5、第一无纺布层4、第二芳纶纤维层3、第二无纺布层2、外护套1,紧包光纤从内至外依次包括纤芯10、包层9、涂覆层8。紧包光纤的直径为0.4~0.5mm,所述包带7的外径为1.8~2.0mm;所述内护套6的外径为2.6~2.8mm;所述第一无纺布层4的外径为4.2~4.6mm;所述第二无纺布层2的外径为6.4~6.8mm;所述外护套1的外径为8.4~9.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捷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东捷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81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