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90272.X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6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沈洋;朱为明;陈萍;高全乐;杨桂春;苏燕兵;孙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02;F28F9/24;F28F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属化工领域。该换热器包括:管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物料进口,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物料出口,壳体的上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物料出口,壳体的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物料进口。第一物料流经换热管、单程内浮头和膨胀节之后,从第一物料出口流出,第二物料在壳体内位于换热管以外的空间内流动,最后经过第二物料出口流出。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在流动过程中通过换热管的管壁进行热量交换。由于单程内浮头和膨胀节均位于壳体内来减少热应力,所以膨胀节的尺寸较小,降低了膨胀节的加工难度和生产费用,且即便膨胀节处存在连接薄弱点,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也始终在壳体内,不会从壳体内泄漏出去,从而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中,常需要对反应器进料进行预热,以达到反应所需温度,也需要对反应器出料进行降温,便于对反应器出料进行后续操作。基于此,为了实现热量的充分利用,常通过换热器实现两种有温差的物料之间的热量交换。
目前,如图1所示,换热器包括壳体100、管箱101、上管板102、下管板103、换热管104和膨胀节105。管箱10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物料进口107,管箱101的下端与壳体100的上端连接,壳体100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物料出口106,壳体100的上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物料出口108,壳体100的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物料进口109,第二物料进口109与第二物料出口108连通。换热管104竖直设置在壳体100内,换热管104的上端与上管板102连接,换热管104的下端与下管板103连接,上管板102的边缘和下管板103的边缘均与壳体100的内壁连接,第一物料进口107通过换热管104和第一物料出口106连通。膨胀节105的两端与壳体100的横断截面连接,以减少热应力。当从第一物料进口107通入第一物料,从第二物料进口109通入第二物料时,第一物料可以流经换热管104之后,从第一物料出口106流出,第二物料可以在壳体100内位于换热管104以外的空间内流动,最后经过第二物料出口108流出。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在流动过程中,通过换热管104的管壁进行热量交换。
然而,由于壳体100直径较大,当膨胀节105的两端与壳体100的横断截面连接时,膨胀节105的直径需要设置足够大,很不经济。并且,膨胀节105与壳体100的连接点较为薄弱,壳体100内的物料容易从连接点处泄漏,当泄漏的物料为高危险性物料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换热代价高且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管箱、上管板、下管板、换热管、单程内浮头和膨胀节;
所述管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物料进口,所述管箱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上端连接,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物料出口,所述壳体的上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物料出口,所述壳体的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物料进口,所述第二物料进口与所述第二物料出口连通;
所述换热管竖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管的上端穿过所述上管板并与所述上管板连接,所述换热管的下端穿过所述下管板并与所述下管板连接,所述上管板的边缘与所述壳体的上端的内壁连接,所述下管板、所述单程内浮头和所述膨胀节均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下管板的下板面与所述单程内浮头的上端连接,所述单程内浮头的下端与所述膨胀节的上端连接,所述膨胀节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物料出口处的接管连接,所述第一物料进口通过所述换热管、所述单程内浮头的内腔、所述膨胀节的内腔与所述第一物料出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换热器还包括:折流板;
所述折流板的一部分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折流板的另一部分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换热管竖直穿过所述折流板。
可选地,所述折流板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02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陆两用机场
- 下一篇:一种民用建筑电梯井门洞用防护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