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服务器分离供电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91215.3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9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芳;李德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H05K1/1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李修杰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务器 分离 电板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服务器分离供电板,针对四路和八路服务器采用分离供电的方式,供电板上设置若干个电源连接器;电源连接器分别与相对应的用电单元相连,且每个电源连接器为用电单元提供的电流值保持均衡。四路服务器,供电板包括4个CPU、6个DIMM、PCH、3接口插槽和三个电源连接器;第一电源连接器为第一和第二CPU、第二和第五DIMM供电;第二电源连接器为第三和第四CPU、第六和第八DIMM供电;第三电源连接器为3个接口插槽、PCH和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七DIMM供电。本实用新型还给出了8路服务器分离供电板。通过合理划分供电连接器位置和布局电源面走向,解决了传统设计布局布线的困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务器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服务器分离供电板。
背景技术
服务器电源就是指使用在服务器上的电源,它和PC电源一样,都是一种开关电源。服务器电源按照标准可以分为ATX电源和SSI电源两种。ATX标准使用较为普遍,主要用于台式机、工作站和低端服务器;而SSI标准是随着服务器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适用于各种档次的服务器。
在传统的服务器主板电路设计的设计中,主板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器一般都集中设计在一起,以便于统筹供电,但是此种供电方式会出现布局空间不足、电流不均衡、需要大面积的电源平面等问题。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四路服务器供电的方案示意图;主板电源连接器集中在一起进行对用电端进行供电,这就对布局空间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大面积的电源平面,且会造成连接器的电流不均衡。随着主板电流需求越来越大,如图1所示,阴影部分为可走的电源通道,因主板整体布局空间的限制,上方电源通道较窄,属于瓶颈区域,当前电源集中供电的方案已经无法满足通流需求。现有技术存在一定的设计局限,当主板电源面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间时进行供电时,就会导致供电能力不足,电路板过热,从而存在很大的设计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服务器分离供电板,针对四路和八路服务器采用分离供电的方式,通过合理划分供电连接器位置和合理布局电源面走向,解决了传统设计布局布线的困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服务器分离供电板,在所述供电板上设置若干个电源连接器;所述电源连接器分别与相对应的用电单元相连,且每个电源连接器为相应的用电单元提供的电流值保持均衡。
进一步的,所述用电单元包括CPU、内存模块、接口插槽和PCH。
进一步的,所述CPU所需的电流值均为30A;所述内存模块所述的电流值均为15A;所述PCH所需的电流值为15A;所述接口插槽所需的电流均为5.5A。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板包括4个CPU、6个DIMM模块、PCH、3个X16的 slimline插槽和三个电源连接器;
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为第一CPU、第二CPU、第二DIMM和第五DIMM供电;
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为第三CPU、第四CPU、第六DIMM和第八DIMM供电;
所述第三电源连接器为3个X16的slimline插槽、PCH和第一DIMM、第三DIMM、第四DIMM和第七DIMM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板包括8个CPU、8个DIMM模块、PCH、6个X16的 slimline插槽和四个电源连接器;
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为第一CPU、第二CPU、第一DIMM、第二DIMM、第一X16的slimline插槽和第二X16的slimline插槽供电;
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为第三CPU、第四CPU、第三DIMM、第四DIMM和PCH 供电;
所述第三电源连接器为第五CPU、第六CPU、第五DIMM、第六DIMM、第三X16的slimline插槽和第四X16的slimline插槽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1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