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车防脱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91395.5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3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欧相学;秦玉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长丰起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9/18 | 分类号: | B66C9/18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周闯 |
地址: | 4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车 脱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车防脱轨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外壁焊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轮子,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通过平键与轮子固定连接,所述轮子的底部外壁抵触连接有轨道,且轨道呈工字结构,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外壁焊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底端均焊接有转动轮,且转动轮嵌入工字形轨道的凹槽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阻挡轮子在轨道上移动,达到方便对起重机设备的固定的目的,且操作方便,防止起重机设备侧翻,提高设备安全性,保持轮子在轨道上移动,设备产生脱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车防脱轨装置。
背景技术
起重机的大车轨道必须固定在行程梁上,小车轨道固定在主梁上。当起重机运行工作时,轨道不能有横向和纵向的移动,它的功用在于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前进,承受车轮的巨大压力,起重机钢轨制作的现行国家标准为YB/T5055-1993,其中规定了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等方面的内容。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5055-1993起重机钢轨(Crane Rails)》。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起重机在运行工作时,对起重机固定不方便,且容易产生滑动现象,造成吊装货物时产生晃动,而且由于起重机吊装货物比较重,容易造成起重设备倾斜,造成起重机侧翻,造成安全事故,当起重机在吊装货物行走的时候有与受力不平行容易使起重机横向偏斜,造成脱轨现象。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行车防脱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行车防脱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车防脱轨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外壁焊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轮子,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通过平键与轮子固定连接,所述轮子的底部外壁抵触连接有轨道,且轨道呈工字结构,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外壁焊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底端均焊接有转动轮,且转动轮嵌入工字形轨道的凹槽内,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内壁靠近中部的位置焊接有横杆,所述横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摆动杆,且摆动杆远离横杆的一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摆动杆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座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杆的底部外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杆,且连杆远离摆动杆的一端焊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呈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的底端设置有轴承,且轴承嵌入支撑块的内部,所述连接轴通过轴承与支撑块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轮子的两侧外壁设置有轮缘,且轮子通过轮缘与轨道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靠近底端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动轮通过转轴与固定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的一侧外壁焊接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摆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转动轴插接在第一轴套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杆的底部外壁焊接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连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转动轴插接在第二轴套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摆动杆配合限位块,当需要对起重机设备进行固定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柄按压摆动杆,使摆动杆通过连杆带动限位块移动至轮子的底部,并阻挡轮子在轨道上移动,从而实现了方便对起重机设备的固定,且方便操作。
2.通过设置的转动轮,当起重机在吊装货物时,转动轮在工字形凹槽内转动,当起重机产生侧翻时,转动轮通过夹持轨道,时起重机设备防止与轨道分离,从而防止起重机设备侧翻,提高设备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长丰起重机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长丰起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13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灌注桩桩头构造
- 下一篇:一种智能识别垃圾分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