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蝉捕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92524.2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6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揭玉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揭玉柱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苏利 |
地址: | 22161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捉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金蝉捕捉器,包括固定套设连接在树干上的抓捕器和连接在抓捕器一侧的储存容器,抓捕器呈开口朝上的锥形壳状且底端与树干外壁光滑配合,抓捕器的顶端呈朝向中心轴线弯折的落体平台,落体平台为多片分别与抓捕器连接的弹性软片,捕捉器内设置有滑道平台,储存容器连通在捕捉器的滑道平台的一侧,滑道平台远离储存容器的一端高于靠近储存容器的一端。金蝉通过树干爬上抓捕器,金蝉爬到圆弧状位置后由于自身重力从落体平台上,通过金蝉的重力,弹性软片弯折,金蝉落入抓捕器内,弹性软片恢复,金蝉随着滑道平台落入储存容器内,完成金蝉的抓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捕捉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蝉捕捉器。
背景技术
金蝉,又称金蝉猴,是蝉壳昆虫的代表种。它在地下生长三至五年依靠在树本植物的根须上或周边,依赖于植物须根生产的氧和潮气生长,成熟后,掘洞出土来完成它一生最后的三步,即脱变、交配、繁殖下一代。由于它是依赖于树根生长,出土后它就本能地爬向树,借助树干和树枝,绝大多数倒挂于树干或枝叶的下面,开始蜕壳变异,如果它没有离开地面,找不到合适蜕变的场所和晾干翅膀的条件是不会蜕变的。
金蝉的营养价值高并且具有风格独特的良好口感,对人体也能发挥多种滋补药效,因此逐渐成为了饭店餐桌上的佳品,很受消费者的欢迎。人工养殖的数量也逐渐增加,人工养殖可以利用树下空间,能够将前期孵化时间缩短,整个养殖过程无需喂食管理、防疫等,不占用劳动力,但是无论是直接在金蝉盛产季节捕捉还是养殖金蝉的收获捕捉,都十分麻烦。
目前人们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方法捕捉、采收金蝉,即在傍晚,手拿着手电筒或者其他照明工具,到树旁,从上到下寻找金蝉的踪迹。在收获金蝉的季节,人们每天傍晚都借助照明工具周而复始地捕捉金蝉。这种捕获和采收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会耗费捕捉者大量的时间,而且捕捉的金蝉质量也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金蝉捕捉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没有捕捉装置而导致的会耗费捕捉者大量的时间,而且捕捉的金蝉质量也难以保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蝉捕捉器,包括固定套设连接在树干上的抓捕器和连接在抓捕器一侧的储存容器,所述抓捕器呈开口朝上的锥形壳状且底端与树干外壁光滑配合,所述抓捕器的顶端呈朝向中心轴线弯折的落体平台,所述落体平台为多片分别与抓捕器连接的弹性软片,所述抓捕器与落体平台圆弧过渡,所述捕捉器内设置有滑道平台,所述储存容器连通在捕捉器的滑道平台的一侧,所述滑道平台远离储存容器的一端高于靠近储存容器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容器底部设置有仓门,所述仓门铰接在储存容器的一侧,所述仓门铰接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拨杆,所述拨杆设置在储存容器的一侧,所述拨杆与储存容器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紧状态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拨杆位于储存容器和竖杆方向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储存容器内设置有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抓捕器由两部分构成,分别固定粘接在树干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抓捕器为由仿树皮制作的容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金蝉通过树干爬上抓捕器,金蝉爬到圆弧状位置后由于自身重力从落体平台上,通过金蝉的重力,弹性软片弯折,金蝉落入抓捕器内,弹性软片恢复,金蝉随着滑道平台落入储存容器内,完成金蝉的抓捕;
2、拨杆位于储存容器和竖杆方向的一侧,设置在一侧的位置,仓门打开的方向能够方便的进行获取,拨杆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使得仓门关闭。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揭玉柱,未经揭玉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25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冷铆接工装
- 下一篇:一种用于尼龙轮生产的上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