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科护理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92987.9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4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范雪兰;吕桂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雪兰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孙梦娅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护理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科护理支架,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与输液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表面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一侧安装有输液管固定机构,所述输液管固定机构由第一夹套、第二夹套和连接杆组成,所述第一夹套通过连接杆与第二夹套连接,所述第二夹套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护理支架高度不易调节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好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科护理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科护理支架。
背景技术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内科学的内容包含了疾病的定义、病因、致病机转、流行病学、自然史、症状、征候、实验诊断、影像检查、鉴别诊断、诊断、治疗、预后。内科学的方法是透过病史询问或面谈后,进行理学检查,根据病史与检查所见做实验诊断与影像检查,以期在众多鉴别诊断中排除可能性较低者,获得最有可能的诊断;获得诊断后,内科的治疗方法包含追踪观察、生活方式、药物、介入性治疗等,根据病人的状况调整药物之使用,防止并处理副作用及并发症。
在医院护理领域中,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照顾。内科病人往往需要洗漱和饮食,或者得到其他一些护理,然而现有护理支架的高度不能调节,且结构复杂,不方便患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科护理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科护理支架,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与输液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表面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一侧安装有输液管固定机构,所述输液管固定机构由第一夹套、第二夹套和连接杆组成,所述第一夹套通过连接杆与第二夹套连接,所述第二夹套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下表面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和第一安装孔之间通过间隙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和第二安装孔之间通过过渡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固定杆与第一支撑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固定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固定杆的另一端安装有转动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设置和通过固定杆连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可以有效地调节护理支架的高度,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且方便安装拆卸,便于更换第二支撑杆,结构简单,通过固定套一侧安装的输液管固定机构,输液时可以固定输液管,防止输液管来回摆动影响输液,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输液管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液支架;2、第二支撑杆;3、输液管固定机构;4、固定套;5、固定块;6、螺纹;7、第一支撑杆;8、转动块;9、固定杆;10、支撑底座;11、万向轮;12、第一安装孔;13、第二安装孔;14、连接杆;15、第一夹套;16、第二夹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雪兰,未经范雪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29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业用的布袋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的机械产品销售用展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