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组件及具有其的汽车外后视镜的电动折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95749.3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4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万衡;姜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7 | 分类号: | B60R1/07;F16H55/17;F16H55/14 |
代理公司: | 宁波鄞州中致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2 | 代理人: | 张圆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组件 具有 汽车 后视镜 电动 折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组件,包括齿圈和齿轮座,所述齿轮座具有供齿圈固定套设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下部一体向内延伸形成供弹簧下端部内置抵接的弹簧置槽,且所述的安装部的下端面沿周向间隔分布有多个凸块组合件;所述安装部的上部一体向外延伸形成用于抵接齿圈上端面的限位座,增加了可靠性,齿轮座、弹簧置槽、限位座以及凸块组合件一体成型,使得结构更加紧凑,方便安装,减少了制造成本和安装误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外后视镜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齿轮组件及具有其的汽车外后视镜的电动折叠器。
背景技术
汽车外后视镜是供驾驶员在行驶汽车过程中观察后方车辆、行人运行状态的汽车配件,是安全行车的必要保证,通过对外后视镜安装角度的调整,可使驾驶员观察到特定方位的视野,便于安全行车,在两车交会和在车辆停泊后,由于后视镜处于伸出状态容易发生碰撞,通常使用电驱动折叠装置使后视镜折叠,避免与往来车辆的后视镜发生碰撞,
电动折叠器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底部用于将壳体固定在镜支架上且与壳体转动连接的底座,壳体内设有电驱动单元、弹簧、齿轮座和齿圈,齿轮座与底座周向限位,电驱动单元的输出蜗杆与齿圈啮合以驱动底座相对壳体旋转,弹簧向底座方向紧压齿圈,防止齿圈传动时发生松动,而弹簧的作用力通过齿轮座传递,齿圈与齿轮座之间容易发生松动和脱离现象,并且,在电动折叠器折叠过程中,齿轮座与壳体以及底座之间容易发生抖动,且在长期使用或车辆颠簸后容易引起电动折叠器的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不易发生松动的齿轮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齿轮组件,包括齿圈和齿轮座,所述齿轮座具有供齿圈固定套设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下部一体向内延伸形成供弹簧下端部内置抵接的弹簧置槽,且所述的安装部的下端面沿周向间隔分布有多个凸块组合件;所述安装部的上部一体向外延伸形成用于抵接齿圈上端面的限位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弹簧置槽的设置,为弹簧提供了安装位置的同时增加了弹簧与弹簧置槽的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弹簧对齿轮座的作用力,保证工作过程中齿圈与电驱动单元保持平稳的啮合,使得结构更加紧凑;限位座的设置,供齿圈端面抵接,弹簧的预紧力作用于齿轮座时,使得限位座紧压齿圈,进而增加齿圈和齿轮座之间的的紧固性,避免弹簧对弹簧置槽的预紧力过大导致齿圈沿齿轮座轴向脱出,增加了可靠性,齿轮座、弹簧置槽、限位座以及凸块组合件一体成型,使得结构更加紧凑,方便安装,减少了制造成本和安装误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壁与齿圈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由限位凸块与限位凹槽卡接配合而成的止转结构,且所述齿圈和齿轮套之间过盈配合,通过以上改进,设置凸块与凹槽卡接配合的止转结构,确保齿圈在转动时与齿轮座同步旋转,同时因齿圈和齿轮部之间过盈配合,使得齿圈的安装更加牢靠,并在齿圈卡入安装部后,齿圈的端面与限位座的端面相抵,进一步保证了齿圈的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止转结构包括接触面为弧面的一类卡位结构和接触面为多平面的二类卡位结构,且所述一类卡位结构和二类卡位结构之间间隔交错设置,通过以上改进,设置交错分布的一类卡位结构和二类卡位结构,因接触面为弧面的卡接配合利于组装,但同时存在不利于限制齿圈和齿轮座两者相对转动的问题,而接触面为多平面的卡接配合因折角的存在使得组装时易磨损,不利于组装,但又在止转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两者同时设置达到互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安装部的下部背向弹簧置槽的一端沿周向间隔分布有第一定位凸起,且所述的第一定位凸起位于凸块组合件的外周,通过以上改进,使得安装部上位于第一定位凸起所在的一侧,一类卡位结构凸出于二类卡位结构,齿圈在齿轮座上安装时,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了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57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检测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安装孔气动装夹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