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轴开关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96584.1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0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段国强;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科信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4 | 分类号: | H01R13/504;H01R13/405;H01R13/40;H01R13/02;H01R12/71;H01R24/38;H01R43/18;H01R43/24 |
代理公司: | 32224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赛 |
地址: | 2153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端 收容腔 搭接端 底面 本实用新型 侧夹持部 固定端子 绝缘内壳 可动端 柱状部 顶面 伸入 压料 连接器 伸出 端子焊接 金属外壳 可动端子 收容空间 同轴开关 插入孔 水平部 搭接 底夹 焊接 通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开关连接器,绝缘内壳具有本体部和柱状部,本体部具有相对的前、后端,前端设有收容腔,本体部的底部设有压料孔,柱状部的顶面设有插入孔;金属外壳具有水平部和侧夹持部,侧夹持部的末端形成底夹持部;固定端子具有搭接端和焊接端一,固定端子设于后端中并使搭接端伸入收容腔中并贴于收容空间的顶面、使焊接端一伸出并贴于本体部底面;可动端子具有焊接端二和可动端,可动端伸入收容腔中并与搭接端形成搭接,焊接端二伸出于收容腔并贴向本体部的底面。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绝缘内壳底面设计压料孔来改善端子焊接时的通风回流效果,提高焊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同轴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轴开关连接器。
背景技术
同轴开关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用于进行功能检测。同轴开关连接器通常包含金属外壳、内部绝缘体、固定端子和活动端子,固定端子与活动端子通过内部绝缘体固定在金属外壳内并相互搭接。当进行功能检测时,检测探针插入内部绝缘体的插孔而下压活动端子,活动端子因此与固定端子相分离,并通过电路板上的走线与一信号元件相连接而实现功能检测。
申请号为“201620691880.6”、名称为“一种同轴开关”的专利公开文本中披露了一种同轴开关连接器,其包括金属外壳3、上本体4、下本体5、固定端子2和可动端子1,可动端子1和固定端子2设于上本体4和下本体5内,金属外壳3将上本体4和下本体5固持为一体。由该专利文本的说明书和附图可以看出,该同轴开关连接器由五个主要部件构成,其中上本体4和下本体5为绝缘件,用于固定两个端子,金属外壳3用于固定上本体4和下本体5。这种同轴开关连接器对应的生产方法为组装式生产,即先通过注塑成型分别得到上本体4和下本体5,然后再采用组装设备将各个部件组装到一起。这种结构和生产方式存在明显的不足:产品本身存在缺陷,其绝缘内壳的底部基本是一整面式结构,故在进行SMT焊接打板时,通风回流效果不佳,导致端子的焊接吃锡效果不佳,造成虚焊、假焊不良,影响焊接质量。
综上所述,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从而产生更好的技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轴开关连接器,通过在绝缘内壳底面设计压料孔来改善端子焊接时的通风回流效果,提高焊接质量,在此基础上,采用嵌件注塑一体成型工艺将固定端子、金属外壳及绝缘内壳稳固结合为一体,减少了部件组成,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在提高产品稳定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产能。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开关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绝缘内壳、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
金属外壳具有水平部和自水平部向两侧折弯而成的夹持部;
绝缘内壳具有本体部和与本体部一体相连的柱状部,柱状部垂直设于本体部的顶面;本体部的顶面其余部分由水平部覆盖,本体部的两侧及部分底面由夹持部包覆;本体部具有相对的前、后端,前端设有向后端方向延伸的收容腔,本体部的底部设有贯通至收容腔的压料孔,柱状部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并连通至收容腔的插入孔;
可动端子容置于绝缘内壳内,其具有一体相连的焊接端二和可动端,焊接端二相对可动端反向折弯而成,可动端伸入收容腔中并相对焊接端二翘起,焊接端二伸出于收容腔并暴露于本体部的底面;
固定端子具有一体相连的搭接端和焊接端一,固定端子部分地设于后端中,搭接端伸入收容腔中并与翘起的可动端形成搭接,焊接端一伸出并暴露于本体部的底面。
进一步地,
金属外壳和固定端子通过嵌件注塑成型工艺与绝缘内壳结合为一体。
进一步地,
焊接端一的底面、焊接端二的底面和夹持部的底面均位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
金属外壳还具有与水平部的顶面一体垂直相连以围裹柱状部的围挡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科信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科信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6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