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多管旋风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97106.2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2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卫;马双;陈启远;黄晓军;王景花;黄毅忱;孟祥林;劳家仁;夏兴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卓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28 | 分类号: | B04C5/28;B04C5/04;B04C5/107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旋风 分离器 | ||
1.一种高效多管旋风分离器,其特征是:包括排灰口(1)、锥体(3)、总进气口(4)、旋风子(6)、筒体(8)、尘端室(9)、上封头(12)、总出气口(15)及净端室(17);锥体(3)的上端同轴连通在筒体(8)的底部,上封头(12)密封罩盖在筒体(8)的顶部,构成分离器主体;尘端室(9)和净端室(17)分别设置在筒体(8)内,尘端室(9)和净端室(17)分别位于筒体(8)的两侧,尘端室(9)和净端室(17)之间为灰端室(18);排灰口(1)设置在锥体(3)的底部,总进气口(4)设置在尘端室(9)上,总出气口(15)设置在净端室(17)上;旋风子(6)包括扩散锥(601)、单管筒体(602)、中心出口管(603)、左进气口(607)、顶板(608)、右进气口(611)、中心管进气口(613)、单管排灰口(614)和单管出气口(615);顶板(608)密封安装在单管筒体(602)的顶部,扩散锥(601)同轴安装在单管筒体(602)的底部,中心出口管(603)同轴安装在单管筒体(602)内,且中心出口管(603)的上端与顶板(608)固定连接,中心出口管(603)的下端延伸到扩散锥(601)的外部,若干个中心管进气口(613)设置在中心出口管(603)上,中心出口管(603)的外壁与扩散锥(601)内壁之间形成单管排灰口(614);左进气口(607)和右进气口(611)分别设置在单管筒体(602)内,并关于单管筒体(602)的中心旋转对称设置;若干个旋风子(6)分别间隔安装在筒体(8)内,使左进气口(607)和右进气口(611)位于在尘端室(9)内,单管排灰口(614)位于灰端室(18)内,中心出口管(603)下端的单管出气口(615)位于净端室(1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多管旋风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尘端室(9)包括尘端下隔板(5)、尘端竖隔板(10)和尘端上隔板(11),弧面结构的尘端竖隔板(10)与尘端下隔板(5)、尘端上隔板(11)和筒体(8)之间形成封闭的尘端室(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多管旋风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净端室(17)包括净端上隔板(14)、净端竖隔板(16)和净端下隔板(19),弧面结构的净端竖隔板(16)与净端上隔板(14)、净端下隔板(19)和筒体(8)之间形成封闭的净端室(1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效多管旋风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筒体(8)内除尘端室(9)和净端室(17)外的空间为灰端室(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多管旋风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旋风子(6)的单管筒体(602)固定在尘端竖隔板(10)上,旋风子(6)的中心出口管(603)固定在净端竖隔板(16)上,且旋风子(6)的安装角度α,即旋风子(6)的轴向与水平线的夹角为锐角,旋风子(6)的安装角度α的范围为0°-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多管旋风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左进气口(607)包括左进口底板(604)、左进口内侧板(605)和左进口外侧板(606),左进口底板(604)、左进口内侧板(605)和左进口外侧板(606)与顶板(608)构成左进气口(607),左进气口(607)延伸到单管筒体(602)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多管旋风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右进气口(611)包括右进口内侧板(609)、右进口外侧板(610)和右进口底板(612),右进口内侧板(609)、右进口外侧板(610)和右进口底板(612)与顶板(608)构成右进气口(611),右进气口(611)延伸到单管筒体(602)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卓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卓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71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