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0140.0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0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弦;许连生;刘丹;陈进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太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胸腔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收集袋,所述收集袋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一固定块,每个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支撑柱,收集袋的上方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固定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二固定块,固定板的上方放置有引流管,引流管的底端贯穿固定孔并延伸至收集袋的内部,收集袋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一组相对称的松紧带,收集袋的底面固定镶嵌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下方设有堵塞,堵塞的外表面与排水管的内壁相接触,且排水管与堵塞相适配。该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通过松紧带,达到了患者在行走时把收集袋套在患者腿部,避免了用双手提起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带来的麻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校准物、材料和其他类似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和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和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和调节,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一般都是将其放在地上进行使用,当病人需要移动时,一般都是由病人或其他人用双手抓住设置在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两边的固定挂轴上的挂钩将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提起后,再随病人一起移动,由于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具有一定的重量,而且其重量还比较重,因此用双手提起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还是比较麻烦,而且病人移动时也很不方便,为此,我们提供一种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收集袋,所述收集袋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一固定块,每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支撑柱,所述收集袋的上方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二固定块,所述固定板的上方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底端贯穿固定孔并延伸至收集袋的内部,所述收集袋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一组相对称的松紧带,所述收集袋的底面固定镶嵌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下方设有堵塞,所述堵塞的外表面与排水管的内壁相接触,且排水管与堵塞相适配,所述收集袋的下方设有套环,所述套环的下方设有固定钉,底端固定钉的顶端贯穿套环并延伸至套环的上方。
所述固定钉的顶端与收集袋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钉的外表面与套环内圈相接触,所述引流管远离收集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阀门的左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右侧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板的侧面设有引流针,所述引流针右端的外表面与连接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引流管远离收集袋一端的外表面与连接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固定柱,每个所述固定柱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吸盘,两个所述固定柱之间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和支撑板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柱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左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引流针的左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支撑板的左端,所述引流针的外表面与通孔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集袋的下方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上表面与收集袋的底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堵塞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所述了连接带的右端与套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集袋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保护板,两个所述保护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与引流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左端的外表套设有橡胶套,且橡胶套的内圈与引流管的外表面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阀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太和医院,未经十堰市太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0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更换35kV PT保险的工具
- 下一篇:新型林业工程树木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