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油脂脱酸除臭的油脂抽取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0749.8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5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何松林;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充市嘉瑞特饲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脂 脱酸 除臭 抽取 预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油脂脱酸除臭的油脂抽取预热装置,涉及油脂炼制领域。其包括第一加热筒、第二加热筒和第三加热筒,第一加热筒底部连通有初始油第一泵入管和次品油第一泵入管,第一加热筒顶部连通有初始油第一泵出管和次品油第一泵出管,初始油第一泵出管与第三加热筒底部连通,次品油第一泵出管与第二加热筒底部连通,第三加热筒顶部引出有初始油热油泵出管,第二加热筒顶部引出有次品油热油泵出管,初始油第一泵入管、初始油第一泵出管、初始油热油泵出管依次连接,次品油第一泵入管、次品油第一泵出管、次品油热油泵出管依次连接。该装置可高效地对初始油和次品油进行抽取并预热,提高了油脂脱酸除臭的效率及成品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脂炼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脂脱酸除臭的油脂抽取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饲料按来源分可以是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是采用植物粉碎后制成的,动物性饲料是用动物或昆虫等制成的蛋白质饲料。现在的大型生猪屠宰场每年都有大量生猪被屠宰分割销售,而分割过程中食用价值小的下脚料则经高温蒸煮、灭菌、脱脂、干燥,最后粉碎制得猪肉粉饲料制品。在油脂油渣的炼制过程中,有一道重要的工序是对油脂油渣进行分离过滤,将炼制的油脂加工为油品或其他衍生物,将油渣加工成饲料。在制得成品油之前还需要将毛油过滤掉杂质得到初始油,然后将存储在初始油存储池中的初始油泵入脱酸除臭塔,在脱酸除臭塔中进行脱酸除臭,得到脂肪酸及臭味物质含量低于一定生产标准的成品油。在这过程中,初始油需要经过预热之后才能泵入脱酸除臭塔。另外,经过脱酸除臭塔脱酸除臭后的成品油因为一些因素的作用,其第一道成品油有时会不合格,其中的脂肪酸及臭味物质含量没有达到生产标准的要求。此时就需要对第一道不合格的成品油进行回流,二次预热后再排入脱酸除臭塔进行再次的脱酸除臭,直至其脂肪酸及臭味物质含量达到生产标准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脂脱酸除臭的油脂抽取预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油脂脱酸除臭的油脂抽取预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筒、第二加热筒和第三加热筒,所述第一加热筒的底部连通有初始油第一泵入管和次品油第一泵入管,所述第一加热筒的顶部连通有初始油第一泵出管和次品油第一泵出管,所述初始油第一泵出管与所述第三加热筒的底部连通,所述次品油第一泵出管与所述第二加热筒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三加热筒的顶部引出有初始油热油泵出管,所述第二加热筒的顶部引出有次品油热油泵出管,所述初始油第一泵入管、初始油第一泵出管、初始油热油泵出管依次连接,所述次品油第一泵入管、次品油第一泵出管、次品油热油泵出管依次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的用于油脂脱酸除臭的油脂抽取预热装置中,所述第一加热筒、第二加热筒和第三加热筒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加热筒包括外层的金属筒壳和内层的导热油筒,所述金属筒壳和所述导热油筒之间填充有保温芯材,所述导热油筒的油腔中还设有电加热棒。
优选地,在上述的用于油脂脱酸除臭的油脂抽取预热装置中,所述初始油第一泵入管在位于所述导热油筒的油腔中的初始油受热管段为螺旋盘绕式结构,所述初始油受热管段的输出端与所述初始油第一泵出管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的用于油脂脱酸除臭的油脂抽取预热装置中,所述次品油第一泵入管在位于所述导热油筒的油腔中的次品油受热管段为螺旋盘绕式结构,所述次品油受热管段的输出端与所述次品油第一泵出管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的用于油脂脱酸除臭的油脂抽取预热装置中,所述次品油第一泵出管在位于所述第二加热筒内的次品油二次受热管段为螺旋盘绕式结构,所述次品油二次受热管段的输出端与所述次品油热油泵出管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的用于油脂脱酸除臭的油脂抽取预热装置中,所述初始油第一泵出管在位于所述第三加热筒内的初始油二次受热管段为螺旋盘绕式结构,所述初始油二次受热管段的输出端与所述初始油热油泵出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充市嘉瑞特饲料有限公司,未经南充市嘉瑞特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07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