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DLED背光源的超薄液晶电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2446.X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1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黄科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梦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H04N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dled 背光源 超薄 液晶电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电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DLED背光源的超薄液晶电视,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液晶显示屏模组和背光源模组,所述液晶显示屏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正面,所述背光源模组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屏模组的背部,所述背光源模组包括PCB板和DLED灯珠,所述DLED灯珠均匀的设置在所述PCB板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背光源的亮度,同时增加了灯板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腔体更薄,并且在反射膜片上中心位置印刷黑色点状减少中心亮度反射光量,提高了背光源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电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DLED背光源的超薄液晶电视。
背景技术
目前LED光源在液晶电视中的应用方式分为:直下式(DLED)和侧入式 (ELED),直下式LED背光源(DLED):直下式就是在液晶面板的后面LED灯是以矩阵排量的,只要灯的质量比较好初期的亮度不错不过均匀性要比侧发光的要差一点点,因为led的光衰不一致,热量也偏大,成本也偏高,但是它应该是最好的一种背光,亮度和色域都可以得到保证,等到光衰那都是几万小时之后的时了。
然而,目前在采用直下式LED背光源的液晶电视整机腔体的厚度很厚,厚度为20mm-35mm,亮度低,一般屏幕亮度在250-300cd/m,背光光源亮度均匀性差,散热导热面积小,散热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DLED背光源的超薄液晶电视,旨在解决现有的直下式LED背光源的液晶电视整机腔体的厚度很厚,厚度为 20-35mm,亮度低,一般屏幕亮度在250-300cd/m,背光光源亮度均匀性差,散热导热面积小,散热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DLED背光源的超薄液晶电视,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液晶显示屏模组和背光源模组,所述液晶显示屏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正面,所述背光源模组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屏模组的背部,所述背光源模组包括PCB板和DLED灯珠,所述DLED灯珠均匀的设置在所述PCB板上。
可选地,所述PCB板设有两块,两块所述PCB板左右并排设置拼接形成一矩形,所述DLED灯珠呈矩阵式排列设置在所述PCB板上。
可选地,所述DLED灯珠的数量总和为112颗,每一所述PCB板的DLED 灯珠数量为56颗,所述DLED灯珠分别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八排,每一排所述 DLED灯珠的颗数为7颗。
可选地,所述DLED灯珠采用2835灯珠。
可选地,所述PCB板的底部设有反射膜片,所述DLED灯珠位于所述反射膜片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反射膜片的中心位置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印刷黑点。
可选地,所述PCB板的尺寸大小为507.45mm*541.82mm*1.5mm。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背部及侧部分别设有多个散热孔。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支脚。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背部下方还设有多个透音孔。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直下式背光源模组的左右并排设置的铝合金PCB板上设置112颗呈矩矩阵式分别的84V600ma 2835灯珠,提高了背光源的亮度,同时增加了灯板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并且在反射膜片上中心位置印刷黑色点状减少中心亮度反射光量,提高了背光源的均匀性,同时使得液晶电视腔体的厚度更薄,腔体厚度仅为15mm。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梦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梦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24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