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于气液分离的氢气生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2952.9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2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善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氢分子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06 | 分类号: | C25B1/06;C25B9/06;C25B9/04;C25B11/03;C25B15/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吴佳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分离 氢气 生成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易于气液分离的氢气生成系统,包括水箱、回水阀、出水阀、水泵、电解装置和气液分离器,所述水箱的出水管道依次通过出水阀、水泵与电解装置连通,所述电解装置通过回水阀与水箱连通,所述电解装置通过排气管道与气液分离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电解装置的两极侧由一侧到另一侧依次设置有固定板、阳极板组件、催化层垫、阴极板组件和固定板,所述电解装置的相邻两层之间通过夹装有硅胶垫进行压封,在两块固定板之间形成有电解腔室,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产氢效率高,且气液易于分离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氢分子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气液分离的氢气生成系统。
背景技术
氢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化学元素之一。氢气是一种小分子惰性气体,过去认为其对细胞不产生作用,无害也无益。2007年,日本学者太田成男教授发现,呼吸2%的微量氢气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作用。氢气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吸引了国际上大量学者先后进入氢气医学这一新研究领域,氢分子具有抗氧化中和自由基的作用,适用于临床上的对因治疗,如失眠、便秘、慢性疾病、甚至癌症的康复治疗。因此,为了便于病患使用氢气进行治疗,氢气呼吸机应运而生,现有的氢气呼吸机结构和功能上还不够完善,例如在水制氢气后,产出的氢气中夹带有大量的水份,如何将气液进行快速有效的分离是当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易于气液分离的氢气生成系统,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产氢效率高,且气液易于分离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于气液分离的氢气生成系统,包括水箱、回水阀、出水阀、水泵、电解装置和气液分离器,所述水箱的出水管道依次通过出水阀、水泵与电解装置连通,所述电解装置通过回水阀与水箱连通,所述电解装置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电解装置的两极侧由一侧到另一侧依次设置有固定板、阳极板组件、催化层垫、阴极板组件和固定板,在两块固定板之间形成有电解腔室,其中阳极钛板组件由外至内设置有阳极板、分散导电网Ⅰ和分散导电网Ⅱ,在阳极板和该侧固定板上对应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阴极钛板组件由外至内设置有阴极板、分散导电网Ⅰ和分散导电网Ⅱ,在阴极板和该侧固定板的中心位置对应设置有排气孔,分散导电网Ⅰ和分散导电网Ⅱ叠放设置且固定在极板上,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底壳和盖板,底壳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排液孔,在盖板上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气管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盖板与底壳之间形成有气液分离室,在气液分离室中设置有一浮子,浮子的底部中心处形成有一凹槽,凹槽中安装有弹性压块,所述排液孔的上端口处设置有半球形的接触头,浮子沉底后,半球形的接触头与弹性压块密封贴合。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底壳内部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竖向设置的条形凹槽。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底壳的底部围绕排液孔设置有多段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之间形成有排水通道。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进水孔设置在出水孔正下方。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分散导电网Ⅰ和分散导电网Ⅱ对应叠放设置,并固定在极板内侧,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分散导电网Ⅰ和分散导电网Ⅱ焊接在极板上。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分散导电网Ⅰ和分散导电网Ⅱ边缘处的焊点密集度大于其中部的焊点密集度。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分散导电网Ⅰ和分散导电网Ⅱ直径相等,且小于极板直径,分散导电网Ⅰ和分散导电网Ⅱ位于硅胶垫的内圈中。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氢分子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氢分子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29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