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侧支模成品拼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2961.8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6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辛海京;许海超;辛文韬;齐玉顺;王永超;宋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08 | 分类号: | E04G11/08;E04G17/00;E04G1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高芳;李丹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侧支模 成品 拼装 | ||
一种单侧支模成品拼装架,设置在模板的外侧,包括有模板加固架和脚手板操作架;所述模板加固架支设在模板的外侧;在模板加固架的顶部内侧设有竖向支撑杆,竖向支撑杆支撑在模板的外侧,并且竖向支撑杆的下部竖向可调连接在模板加固架上;模板加固架的底部内侧通过锚栓锚固在基础筏板中;模板加固架的底部外侧设置有竖向可调组件;脚手板操作架设置在模板加固架的上方;在脚手板操作架内侧设置有固定卡;固定卡对应卡接在模板外侧的横背楞上,且脚手板操作架位于固定卡下方的部位压设在模板的外侧面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采用传统的斜撑支撑时力度过大会使模板向内侧变形,力度过小又无法使斜撑起到加固支设的作用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单侧支模成品拼装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单侧支模方式为:在底板浇混凝土筑前,预埋钢管作为墙体模板斜撑支点,在墙体模板安装完成后,将钢管斜撑一端支设在墙体模板上,另一端则与底板上预埋钢管进行连接作为持力点。现有墙体模板加设斜撑的单侧支模加固方式,由于斜撑上下两点必须同时保持支撑力度时才能保持斜撑的平衡,因此,加设斜撑时很难控制斜撑支设的力度,力度过大会使模板向内侧变形,力度过小又无法使斜撑起到加固支设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侧支模成品拼装架,要解决采用传统的斜撑支撑时力度过大会使模板向内侧变形,力度过小又无法使斜撑起到加固支设的作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侧支模成品拼装架,设置在模板的外侧,包括有模板加固架和脚手板操作架;所述模板加固架包括有梯形桁架单元;所述梯形桁架单元有一组,沿纵向平行间隔设置;其中,每个梯形桁架单元支设在模板的外侧,并且在相邻的梯形桁架单元之间连接有纵向的第一连接杆;所述梯形桁架单元的顶部内侧设有竖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支撑在模板的外侧,并且竖向支撑杆的下部竖向可调连接在梯形桁架单元上;所述梯形桁架单元的底部内侧设有锚栓;其中,锚栓的下端锚固在基础筏板中;所述梯形桁架单元的底部外侧设置有竖向可调组件;所述脚手板操作架设置在一组梯形桁架单元的顶部,包括有一组操作架单元和铺设在一组操作架单元顶部的平台板;一组操作架单元沿纵向平行间隔设置,且在相邻操作架单元之间连接有纵向的第二连接杆;在操作架单元的顶部内侧设置有固定卡;所述固定卡对应卡接在模板外侧的横背楞上,且操作架单元压设在模板的外侧面上;在脚手板操作架的外侧纵边上设置有护栏。
优选的,所述梯形桁架单元包括有内侧的长竖杆、外侧的短竖杆、连接在长竖杆与短竖杆底部之间的底部横杆、连接在长竖杆与短竖杆顶部之间的顶部斜杆以及设置在长竖杆与短竖杆之间、长竖杆与顶部斜杆之间第一支撑。
优选的,所述长竖杆的顶部设置有竖向的套管;在套管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竖向支撑杆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且竖向支撑杆插设套管中、与套管竖向可调连接。
优选的,所述长竖杆与底部横杆的节点处设置有连接板,在连接板内设有由下而上逐渐向外倾斜的孔道;所述锚栓倾斜穿设在孔道中,并且锚栓的上端固定在连接板上。
优选的,所述竖向可调组件包括有底板、螺杆和调平螺母;所述底板固定在基础筏板上、对应短竖杆的位置处;所述螺杆竖向连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调平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杆的顶部、且托接在底部横杆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操作架单元呈直角三角形,包括由直角竖边、直角横边和连接在直角竖边、直角横边底部之间的底部斜边构成的三角形框架;其中,直角竖边位于靠近模板一侧,且压设在模板的外侧面上;在三角形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斜撑。
优选的,所述固定卡呈卧置的L形,包括竖边和连接在竖边上端一侧的横边;其中,固定卡的横边端部连接在直角竖边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操作架单元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竖向的插接管;所述护栏的下端对应插接在插接管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29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桥架自动焊接机
- 下一篇:一种基坑边坡排水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