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置式全差速四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3756.3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4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吴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会平 |
主分类号: | B60K17/16 | 分类号: | B60K17/16;B60K17/0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罗继元;陈左 |
地址: | 655101 云南省曲靖市马***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置 式全差速四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置式全差速四驱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可降低农业机器改装难度的外置式全差速四驱装置。它包括旋转体支架,安装于旋转体支架上的轴和定轴,安装于定轴中部处的行星齿轮组,与行星齿轮组的外行星齿固连的旋转外壳,两对称设置于旋转外壳两端的输入链轮,两对称设置于行星齿轮组的内行星齿的转轴两端的第一伞齿,与第一伞齿固连的空心支架,与空心支架固连的差速器支架,与差速器支架啮合的行星齿,分别安装于行星齿转轴两端的第二伞齿及第三伞齿,套装于定轴上、一端与第二伞齿固连的第一空心轴,安装于第一空心轴另一端的第一链轮,安装于轴上、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传动连接的第二链轮,固定安装于轴上的第四伞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置式全差速四驱装置。
背景技术
手扶拖拉机(含变型拖拉机)、微耕机是现代农民的主要农机具。但现在市场上的手扶拖拉机、微耕机大都是单纯前轮驱动。像这样的机器在田间耕作还可以;在运输方面,由于这些机器的特殊性,主要在田间道路,农村村道行驶。然而这些路况一般都较差,单纯前轮驱动的手扶拖拉机在这些道路行驶时,运输能力都很有限,满足不了农民在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运输方面的需求。常常会出现前轮打滑有力使不上的情况,既费油又费时,运输能力还不理想。特别在山区地带、半山区地带和下雨天情况更为复杂,单纯前轮驱动的机器还不如牲畜。在当今市场上,出现了对这类农用机器改进四驱的技术。有的改进后不可以前后轮完全同步驱动,有的改进需要对原来的变速箱解体才可以实现改装,这样的改进装配及改装均不方便。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满足手扶拖拉机、微耕机均能使用的、四轮同时驱动的外置式全差速四驱装置,使手扶拖拉机、微耕机的改装升级更简单方便,在提高农用机器运输能力的同时,能够降低手扶拖拉机、微耕机的改造费用及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在手扶拖拉机、微耕机上快速安装的外置式全差速四驱装置。该外置式全差速四驱装置可提高手扶拖拉机、微耕机的运输能力;同时,手扶拖拉机的后货箱可设计成活动连接脱开的形式,取下后货箱后,配上耕作的农机具即可实现田间耕作,无需操作人员在地上行走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轻劳动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外置式全差速四驱装置,包括旋转体支架,安装于旋转体支架上的轴和定轴,安装于定轴中部处的行星齿轮组,与行星齿轮组的外行星齿固连的旋转外壳,两对称设置于旋转外壳两端的输入链轮,两对称设置于行星齿轮组的内行星齿的转轴两端的第一伞齿,与第一伞齿固连的空心支架,与空心支架固连的差速器支架,与差速器支架啮合的行星齿,分别安装于行星齿转轴两端的第二伞齿及第三伞齿,套装于定轴上、一端与第二伞齿固连的第一空心轴,安装于第一空心轴另一端的第一链轮,安装于轴上、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传动连接的第二链轮,固定安装于轴上的第四伞齿,与第四伞齿啮合、且其上设置花键轴的第五伞齿,套装于定轴上、一端与第三伞齿固连的第二空心轴,以及安装于第二空心轴另一端的第三链轮;所述输入链轮用于接收前轮半轴传出的动力,所述第三链轮用于驱动前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手扶拖拉机、方向盘拖拉机、微耕机的运输能力,同时在田间耕作时操作人员无需在地上行走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轻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会平,未经吴会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37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