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电流隔离刀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5270.3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2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国;徐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云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凯 |
地址: | 21443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隔离 | ||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隔离刀排,包含有刀排本体(1)和设置于刀排本体(1)上的触点件(2),所述刀排本体(1)上的沉孔为锥形沉孔(1.1),该锥形沉孔(1.1)的大口径端为朝上的开口端,所述触点件(2)包含有锥形连接部(2.1),所述锥形连接部(2.1)嵌置于锥形沉孔(1.1)内,且锥形连接部(2.1)的四周外壁与锥形沉孔(1.1)的四周内壁紧密接触,该锥形连接部(2.1)的底面与锥形沉孔(1.1)的底面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隔离刀排,其在铆接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排除内部空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排,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大电流直流开关上的能够承受大电流的刀排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户内交流高压直流隔离开关上的刀排均采用常规的结构,其直接将触点件嵌置于刀排本体上;但是,对于需要承受大电流应用的刀排而言,常规的触点件与刀排沉孔在安装过程中,由于触点件下半部柱状结构嵌入圆形沉孔的过程中无法及时有效的排出内部的空气,从而导致接触面之间残存有空气,普通电流应用下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大电流场合而言,残存的空气会不但影响了触点件和刀排本体之间的铆接效果,而且空气间隙的存在会影响电气性能,从而导致性能受损;为此,亟需一种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刀排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大电流隔离刀排,其在铆接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排除内部空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大电流隔离刀排,包含有刀排本体和设置于刀排本体上的触点件,所述刀排本体上的沉孔为锥形沉孔,该锥形沉孔的大口径端为朝上的开口端,所述触点件包含有锥形连接部,所述锥形连接部嵌置于锥形沉孔内,且锥形连接部的四周外壁与锥形沉孔的四周内壁紧密接触,该锥形连接部的底面与锥形沉孔的底面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隔离刀排,所述锥形连接部的顶部设置有球冠部;所述锥形连接部的材质为紫铜,所述球冠部的材质为银合金。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隔离刀排,所述刀排本体上的锥形沉孔设置有三个,位于刀排本体上部的锥形沉孔的中心轴线与刀排本体的中轴线相垂直,位于刀排本体下部的两个锥形沉孔对称分布于刀排本体中轴线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隔离刀排,所述刀排本体上的设置有多个连接螺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锥形面的配合方式,因此在触点件嵌入刀排本体的锥形沉孔的过程中,不会如常规的柱形方式一样将空气封存在沉孔和触点件的底面之间,而是会将空气经由四周锥形面之间的间隙向外逸出,从而保证铆接后接触面之间没有空气残留;同时,通过上述设计可确保产品铆接强度,并降低产品工况运行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隔离刀排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隔离刀排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隔离刀排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隔离刀排的触点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刀排本体1、触点件2;
锥形沉孔1.1、连接螺孔1.2;
锥形连接部2.1、球冠部2.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大电流隔离刀排,包含有刀排本体1和设置于刀排本体1上的触点件2,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云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云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52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门踏板安装支架
- 下一篇:内孔尺寸检测专用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