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水系的微生物增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5985.9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5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春;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新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34;C02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志敏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水系 微生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水系的微生物增氧装置,包括漂浮箱,所述漂浮箱的内腔焊接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增氧泵,所述隔板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两组防水箱,本实用新型把该增氧装置放置在河道岸边,伺服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水轮的转动,水轮的转动带动该增氧装置向河道中心移动,增氧泵把空气压入水中,增加了水中的含氧量,大大的提高了微生物的存活率,该增氧装置便于在河道里移动,大大的节约了人力;充电电池分别与伺服电机和增氧泵电性连接在一起,太阳能板把太阳能通过线缆存入在充电电池内,伺服电机和增氧泵的电能由充电电池提供,大大的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和节约电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增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水系的微生物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水系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在中国大陆地区及台湾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香菇等。还有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
目前河道内的增氧装置,需要使用船只才能把增氧装置放置在需要的位置,不便于增氧装置的安放,大大的增加了劳动量;而且增氧装置在使用时,需要消耗电能,给用电带来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水系的微生物增氧装置,以解决目前河道内的增氧装置,需要使用船只才能把增氧装置放置在需要的位置,不便于增氧装置的安放,大大的增加了劳动量;而且增氧装置在使用时,需要消耗电能,给用电带来负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水系的微生物增氧装置,包括漂浮箱,所述漂浮箱的内腔焊接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增氧泵,所述隔板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两组防水箱,两组所述防水箱的内腔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两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漂浮箱的内壁上焊接连接有四组轴承座,且每两组所述轴承座的内环上焊接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两组水轮,所述转杆上焊接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漂浮箱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有两组排线管,两组所述排线管的自由端端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充电电池,所述太阳能板上设置有两组线缆,所述排线管套设在线缆外,两组所述线缆与充电电池电性连接在一起,所述充电电池分别与伺服电机和增氧泵电性连接在一起,所述增氧泵上设置有吸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贯穿漂浮箱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漂浮箱的下表面焊接连接有四组支撑柱,四组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漂浮箱下表面的四角。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下表面设置有橡胶软垫,所述橡胶软垫完全覆盖支撑柱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漂浮箱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有两组把手,两组所述把手相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漂浮箱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方形箱,所述方形箱套设在增氧泵外。
优选的,所述吸气管的端部套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完全覆盖吸气管的端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新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新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59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由调节倾斜角度的玻璃幕墙
- 下一篇:一种轮胎模具橡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