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天候智能斑马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8014.X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7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周钰杰;刘轩宇;米亚宁;刘震东;金海;孙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9/582 | 分类号: | E01F9/5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天候 智能 斑马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全天候智能斑马线,包括安装在马路左右边缘位置的两个行人等候台,所述行人等候台上端固定连接光幕墙装置,所述行人等候台上端固定连接控制装置且控制装置处在光幕墙装置后侧,所述行人等候台内设置感应装置且感应装置延伸至行人等候台内端面中间位置,两个所述行人等候台之间等距安装至少四个照明装置且至少四个照明装置形成斑马线,所述斑马线的车辆停止线一侧等距固定连接至少两个棱镜折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在道路交叉口禁止通行时,设计红光棱镜折射装置以及光幕墙对车辆进行警示,提高通行能力,营造出和谐的人车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全天候智能斑马线,属于道路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行驶在道路的车辆越来越多,道路交叉口也越来越多;道路交通安全事关千家万户,为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在各个道路交叉口分别设有指示车辆行车和路人行走的红绿灯,这些道路的指示灯作为目前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管理手段。而斑马线在方便行人横穿马路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交通隐患。车不让人,人不看车,互相试探,险象环生。每年在道路交叉口都会发生无数血淋淋的交通事故,从而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现有的技术缺乏相关的一些设备,因此完善斑马线系统格外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全天候智能斑马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斑马线在方便行人横穿马路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交通隐患。车不让人,人不看车,互相试探,险象环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高通行能力,营造出和谐的人车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全天候智能斑马线,包括安装在马路左右边缘位置的两个行人等候台,所述行人等候台上端固定连接光幕墙装置,所述行人等候台上端固定连接控制装置且控制装置处在光幕墙装置后侧,所述行人等候台内设置感应装置且感应装置延伸至行人等候台内端面中间位置,两个所述行人等候台之间等距安装至少四个照明装置且至少四个照明装置形成斑马线,所述斑马线的车辆停止线一侧等距固定连接至少两个棱镜折射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在行人等候台上端的控制立柱,所述控制立柱上端固定连接显示屏,所述控制立柱前端镶嵌语音模块,所述控制立柱前端安装手动按钮且手动按钮处在语音模块上方,所述控制立柱内侧装有开发板及时间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光幕墙装置包括固定在行人等候台上端的立柱,所述立柱内端等距固定连接至少两个激光发射器。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上端固定连接遮挡罩。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包括掩埋在地面内的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内部底端固定连接用于照明的LED白光灯,所述第一外壳上端固定用于密封和防水的第一橡胶垫圈,所述第一橡胶垫圈上端固定与地面齐平的第一钢化玻璃罩且第一钢化玻璃罩用于保护LED白光灯。
进一步地,所述棱镜折射装置包括掩埋在地面内的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上端固定用于密封和防水的第二橡胶垫圈,所述第二橡胶垫圈上端固定与地面齐平的第二钢化玻璃罩,所述第二钢化玻璃罩下端右侧固定连接三角棱镜,所述第二外壳内部底端固定连接聚光灯罩且聚光灯罩处在三角棱镜左侧,所述聚光灯罩内设置红光灯。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装置内设置雷达。
进一步地,所述开发板分别与语音模块、手动按钮、激光发射器、LED白光灯、红光灯以及雷达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光幕墙装置以及控制装置上均加装视频监控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道路交叉口禁止通行时,设计红光棱镜折射装置以及光幕墙对车辆进行警示,提高通行能力,营造出和谐的人车环境。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80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