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静脉内瘘绳梯穿刺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8134.X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8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谢瑾棣;吕春晓;吕淑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瑾棣 |
主分类号: | A61M5/42 | 分类号: | A61M5/42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葛鹏飞 |
地址: | 462300 河南省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绳梯 穿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静脉内瘘绳梯穿刺卡,包括印有患者手臂影像及血管穿刺路线的柔性透明板卡,在柔性透明板卡上沿血管穿刺路线间隔0.5‑1cm开设有若干穿刺通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在彩超引导下,选择合适血管,定位穿刺点,通过在柔性透明板卡上打印患者手臂影像及血管穿刺路线,并沿血管穿刺路线将设定好的穿刺点开设穿刺通孔;从而1:1的还原患者血管情况,清晰、准确的显示血管位置及走向,方便根据穿刺通孔来准确的定位穿刺点,使实际穿刺点与计划穿刺点保持一致,避免出现误差,降低绳梯定点穿刺法的操作难度,使穿刺点定位更加准确、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动静脉内瘘绳梯穿刺卡。
背景技术
血管通路是为完成血液透析过程从人体引出及回输血液的人体血管路径。为建立血管通路,血液净化室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做动静脉内瘘(使用比例较高,约占85%以上);二是以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及颈外静脉为导管插入血管,该方法使用较少,仅占15%。
动静脉内瘘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患者前壁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
建立动静脉内瘘时常采用的穿刺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无规则穿刺法、钝针穿刺法和绳梯定点穿刺法。无规则穿刺法由于穿刺无规律,长期如此患者手臂处易形成动脉瘤;而钝针穿刺法(又称扣眼穿刺法)由于其穿刺点易发生感染,现已不再使用;绳梯定点穿刺法操作时规律的从远心端向近心端穿刺,有助于延长内瘘使用期限,是目前建立动静脉内瘘的首选穿刺法。
现有绳梯定点穿刺的操作过程如下:医护人员首先在患者手臂上绘制血管穿刺计划,然后对其进行拍照,之后打印出图,最后对照图纸在患者手臂上进行穿刺操作;由于操作时是将图纸放在一旁进行对照穿刺,极易出现误差,造成实际穿刺点与计划穿刺点不符,有些穿刺点与计划穿刺点相差甚远。大部分使用内瘘的透析患者一周三次透析治疗,每次透析都需进行动静脉穿刺,而无规律的反复穿刺,易导致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影响内瘘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医护人员精准操作的动静脉内瘘绳梯穿刺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静脉内瘘绳梯穿刺卡,包括印有患者手臂影像及血管穿刺路线的柔性透明板卡,在所述柔性透明板卡上沿所述血管穿刺路线间隔0.5-1cm开设有若干穿刺通孔。
所述柔性透明板卡为菲林片。
在所述柔性透明板卡的打印面覆盖有透明不干胶保护膜。
在所述柔性透明板卡上设置有与所述穿刺通孔一一对应的编号。
所述穿刺通孔的直径为2~3mm。
所述柔性透明板卡上的患者手臂影像与实际手臂为1:1的比例。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在彩超引导下,选择合适血管,定位穿刺点,用笔在患者内瘘侧手臂绘制血管及穿刺点。通过在柔性透明板卡上打印患者手臂影像及血管穿刺路线,并沿血管穿刺路线将设定好的穿刺点开设穿刺通孔;从而1:1的还原患者血管情况,清晰、准确的显示血管位置及走向,方便根据穿刺通孔来准确的定位穿刺点,使实际穿刺点与计划穿刺点保持一致,避免出现误差,降低绳梯定点穿刺法的操作难度,使穿刺点定位更加准确、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在患者的实际手臂上绘制的血管穿刺路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瑾棣,未经谢瑾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81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